2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消息一出,小米集团股价直线拉升,一度涨逾12%。对于造车传闻,虽然小米集团内部人士回应称,“暂没回应,等待公告”。但业内认为,汽车作为下一个最具前景的智能终端设备,必然成为小米、华为寻求多元化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尽管前景向好,但不可否认的是,造车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过程,涉及到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强大的研发水平,也关系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的能力和服务体系力。
小米在AI眼镜方面的动作试水意味比较重。
盘面上,银行股领跌,油气、保险、电力、白酒跌幅靠前,固态电池、AI应用概念股调整。算力产业链走强,CPO、铜连接方向领涨。
是否具备显示功能是划分AI眼镜过渡阶段与成熟阶段的重要指标。
代抢订单并非首次出现,此前在小米SU7上市前,也出现过类似现象。
小米官宣明晚7点发布小米AI眼镜;阿里云百炼联合支付宝上线智能体“AI打赏”功能;谷歌发布新一代Gemini机器人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