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从“车位到车位”进阶“全域AI”: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赛道如何实现多点突破?|一探

汽车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压舱石”和“新质生产力载体”,智能化、绿色化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锚定“十五五”,车企紧扣政策导向,通过全域 AI布局、高阶智能功能低成本普及、Robotaxi产品储备等技术创新路径,推动芯片算力、AI 算法、智驾智舱全面进阶。

90 昨天 12:44
01'05''

车企兜底跨年购置税“锁单”消费者 同步推大额购车补贴促销量 业内:四季度冲量可能不会“凶猛” |一探

近日有报道称,由于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退坡,为了降低跨年交付购车损失,多家车企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兜底政策。第一财经记者今天实地走访汽车销售门店了解到,车企兜底补贴确实存在。同时,10月份以来,车企推出大额购车补贴来提振销量。

97 10-29 22:14
01'00''

智驾体验日益走进普通车型 芯片更加集中 用量越大成本越低 “不同车型使用 性能进一步提升”|一探

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智驾平权”成为热议焦点。现场展示的车载电子电器架构中,集中化的智能芯片如同汽车“智慧大脑”,支撑着屏幕交互、环视监测等全场景需求。业内普遍认为,“用量越大成本越低” 的规模化效应将逐渐显现。

92 10-17 18:24
02'28''

从5G向6G过渡: 5G-A不仅要快,更要解决网络 “变现” 难题|一探

在5G-A支撑的端侧AI智能体助力下,从照片筛选到微博发布的全流程仅需几秒。作为5G向6G演进的过渡阶段,5G-A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

70 10-15 23:18
01'21''

eSIM业务正式落地 运营商:eSIM和实体SIM卡服务一致、套餐一致 业内:手机做薄 电池做大 有更大空间|一探

近期,eSIM 手机业务成为通信行业热点话题,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于 10月13日同步宣布获得工信部 eSIM 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标志着无卡通信时代正式迈入新阶段。中国移动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用户可在线预约办理时间,携带身份证和新手机前往营业厅即可完成业务办理,当天已有众多客户咨询该业务。

202 10-14 23:02
01'22''

楼市“金九银十”蓄力 新房认筹踊跃、二手房成交提速 推盘节奏加快 多项目集中上市|一探

随着“金九银十” 的到来,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北京即将开售的新楼盘以及二手房市场发现,购房者看房积极性较高,部分新盘的到访量增幅达50%、认筹达 700 组。业内表示,接下来,北京多个新项目开盘,网签转化有望拉动10月销量上行。

9 117 09-15 18:25
02'54''

记者观察:从“单品智能”到“跨品类联动”,消费者想要的智能家居,还要迈过几道坎?|一探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越来越多消费者将智能家居纳入生活规划,但“到底什么是智能家居”?“如何真正实现智能”?仍是多数人的困惑。近日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当前智能家居正从“单品智能” 向“设备联动”转型,但不同品牌之间缺乏统一标准,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272 09-09 22:58
00'52''

AI语音转文字化身智能助听器 不止助听,更是 AI “沟通助手” 大模型赋能 成本有望下降|一探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上,这款融合 “助听 + AI” 技术的智能设备,通过自主验配、多场景实时转写等功能,为听障群体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听力辅助解决方案。

52 09-05 20:56
02'58''

记者观察:供给过剩、场景缺失,海量数据如何突破供需脱节困局?|一探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加速推进的当下,数据产业已迎来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利好,但 “数据缺场景” 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不少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数据本身不是资产,只有融入场景、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转化为真正的价值。

227 09-02 23:01
01'04''

20分钟生成一条2分钟大片 多个智能体协作分工 配音剪辑特效都有了|一探

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备受关注。第一财经记者实地体验了“一句话生成大片智能体”,随着一句自然语言指令输入,AI 便启动了视频生成流程。20 分钟后,一段时长 2 分钟的高质量视频新鲜出炉,彻底刷新了传统视频创作的效率。

214 08-29 14:03
04'00''

记者观察:可落地场景多但实际落地少,从“能动”到“智动”,人形机器人还要迈过几道坎?|一探

本周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秀花活儿”、“秀肌肉”的机器人不少,但业内更加关注这些技术何时能真正落地产业,并逐步走向消费市场。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多家公司负责人,业内认为,行业存在模仿、对机器人需求认知偏差等问题,在场景泛化、运动控制等方面,均面临挑战。目前人形机器人落地场景少,行业在探索并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同时智能化程度和任务准确率仍待提升。

451 08-14 16:21
01'09''

实探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 B端卖得最好的竟是导览机器人 C端棋类、机器狗销量不错|一探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已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亮相,它与常见的机器人经销商大不相同,这家4S店不仅卖机器人,还提供售后维修、零配件供应和信息反馈等服务,形成了全链条服务模式。据了解,在B端卖得最好的竟是导览机器人,而C端棋类、机器狗销量不错。

66 08-13 19:43
01'17''

北京优化购房政策 新政当晚有楼盘成交三套 周末到访量提升20%-25%左右|一探

8月8日晚间,北京发布楼市新政,调整五环外购房套数限制并加大公积金支持力度。9日,第一财经记者走访部分北京楼盘发现,市场反应迅速。五环外一处楼盘工作人员表示,新政发布当晚就成交3套房,客户在昨晚10点左右线上转账完成交易。

477 08-09 21:25
00'25''

宇树王兴兴:把公司上市当做高考 迈向更成熟的管理 更成熟的运营 是对过去9年多的交代

8月9日,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多家媒体采访时,被问及公司上市进程,他将上市比作企业发展中的“高考”,称这是公司迈向更成熟阶段的必经之路。

82 08-09 17:02
00'22''

机器人还有什么做不了的运动? 宇树王兴兴:某种意义上讲各种动作都能做 算法没问题 主要是硬件限制

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宇树展台四足机器人动作灵活,跑跳攀爬不在话下,引发重度围观。8月9日,在被问及机器人还有什么做不了的运动时,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表示,某种意义上讲各种动作都能做,然而如果追求更高性能时,更多限制来自于硬件。

79 08-09 16:47
00'38''

宇树王兴兴:具身智能尚未发生ChatGPT时刻 “直到某天机器人可以随意走动 随便一说就能帮你干点事的时候”

8月9日,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谈及AI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直言当前行业尚未迈过关键的突破临界点,尤其是具身智能AI模型领域,仍需更大突破。

75 08-09 16:06
00'19''

宇树新款机器人又降价! 王兴兴:希望更好的价格 更多人愿意采购 要有足够出货量才能形成生态

7月25日,宇树科技推出了新款双足人形机器人UnitreeR1,起售价为3.99万元,整机重量仅为25千克,支持用户进行二次开发与个性化定制。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现场,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对小点机器人肯定就更加便宜一点,希望用更好的价格,让更多人愿意采购,让更多人用起来。

95 08-09 15:29
00'49''

取纸杯、打开龙头、接水 机器人双手协作一气呵成 未来将应用于多任务装配|一探

在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机器人展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自动化服务能力。工作人员介绍到,只需要说“给我一杯水”,机器人取纸杯、拧开龙头、接水一连贯动作一气呵成,并且还会把水放在特定的地方,人们取走即可。不过,这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藏着不少技术难点。

72 08-08 23:02
05'30''

产销失衡、信息不公开、传统售车模式积累风险,“零公里二手车” 乱象如何破局?|一探

近期,第一财经记者经过系列走访发现,“零公里二手车” 市场背后暗藏多重行业困境:经销商单台利润仅几千元,资源商因市场价格战面临亏损风险。大量“零公里二手车”流入市场的根源指向汽车市场产销失衡。

92 07-23 18:26
00'57''

热到疯狂,空调需求“井喷”! 黑龙江增长超1000% 多地脱销 北京“调货 调人 支援东三省!”|一探

根据中国气象局,本轮大范围高温已进入最强时段,多地气温突破40℃。高温天气进一步催生空调消费需求,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门店发现,空调销售迎来爆发式增长,部分门店单日销量达150-200台。从全国层面来看,东三省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整体销量增长超500%,其中黑龙江更是突破1000%,不少消费者首次安装空调,部分地区出现脱销情况。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234 07-16 16:20
  • 张煜昊

    视频采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