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医美行业站上风口,多只概念股闻风而动。龙头医美股爱美客(300896.SZ)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超过60%,昊海生科(688366.SH)、朗姿股份(002612.SZ)涨幅也都超过30%。
2月23日午后,医美概念股再度拉升,截至收盘,华东医药(000963.SZ)涨停,报37.4元/每股,创2018年9月以来新高。本月股价累计涨幅超过40%。
最近北向资金和机构对华东医药的关注度有所提高。根据今日最新的龙虎榜数据显示,公司获深股通买入7944万元并卖出2.2亿元,遭机构净卖出4158万元。2月18日龙虎榜显示,公司获深股通净买入1.2亿元,获机构净买入4323万元。2月22日,华东医药发生了1笔大宗交易,总成交16万股,成交金额544万元,成交价34.00元,买卖双方均为机构账户。
据近期披露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信息表来看,华东医药获得127家机构调研。公司表示,在春节期间快速完成两个重大交易。分别为获得在大中华区独家临床开发及商业化权益和收购医美企业HighTech公司100%股权。
值得注意是,机构对另一家医美概念爱美客也青睐有加。机构调研数量达到457家。公司表示,一直专注在医美赛道,对医疗美容概念中的产品非常有兴趣,暂时没有涉及到下游的医院或上游的原材料端。
具体来看,华东医药2月18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与美国ProventionBio达成独家临床开发及商业化协议。中美华东获得ProventionBio在研产品——双特异性抗体PRV-3279两个临床适应症在大中华区(含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独家临床开发及商业化权益。
华东医药2月17日公告称,公司以6500万欧元股权对价款及最高不超过2000万欧元销售里程碑付款,收购西班牙能量源型医美器械公司HighTechnologyProducts,S.L.U.(以下简称“HighTech公司”)100%股权。
近年来华东医药通过全世界收购扩张医美业务,目前已拥有位于荷兰、法国、美国、瑞士和保加利亚的五大生产基地。在相继收购了英国美容行业Sinclair公司、美国医美公司R2后,公司去年收购瑞士玻尿酸企业Kylane,获得新型含利多卡因透明质酸填充物(玻尿酸)产品的全球独家许可,已获得欧盟上市许可。同年8月,与韩国上市公司Jetema就其A行肉毒素产品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签订协议。
福布斯中国和鹏爱医美国际发布的《2020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指出,预测在未来 10 年,医美的普及规模大概会是现在规模的 2-3 倍,具象在人数方面,如果说现在医美人口大约 2000 万左右,未来 10 年,相信可以达 到 6000-7000 万人口;覆盖的区域也会更加广泛,延伸至三四线城市,医美项目将逐渐成为老百姓的“亚刚需”产品。
然而医美行业普遍存在医疗事故和行业监管等等风险。据艾瑞咨询和安信证券统计,当前中国的医美机构中,超范围经营的医美机构数量(违规)超过2000家,非法经营的医美机构店铺数量(违法)超过80000家,这些机构规模较小,隐蔽性强,较难打击。而合法机构的熟练(具备医美资质)在1.3万家,按此计算合法机构占比约14%,合法且合规机构占比仅12%。
去年以来,部委联合医美公司、相关协会开展了规范医疗美容服务的专项行动。2020年4月,卫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美容服务应当在依法设置医疗美容相关科目的医疗机构内,由主诊医师或在其指导下的执业医师负责实施,并对医美广告医美药品和器械的信息披露等均进行进一步规范。 2020年8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黑猫投诉、新氧科技联合发起中国医美行业规范发展倡议,抵制黑医美,促进行业 健康发展,并宣布黑猫投诉成为中国医美行业自律行动的官方投诉平台。
一些客户希望找“网红医生”代言产品,但是医生被明确禁止产品代言,所以客户就通过各种变相的科普活动形式,试图与医生进行合作。
在湖南长沙的速成班,第一天上课就教如何打针。“打除皱、瘦脸、瘦肩、瘦腿针,技术比较简单,你通过一次学习,现场看一个实操,回家立马捡起注射器就能干。”
在主营医疗业务发展乏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医疗公司开始押注消费医疗赛道,医美产品在监管审批方面存在一些“擦边球”的做法,产品更容易获批,能更快地产生收入。
一些人去海南打干细胞,去一次疗养的花费甚至高达百万元。提供这种服务的企业赚了很多钱。
一些医美机构为节省治疗成本,使用了假冒仪器与翻新治疗探头,一些治疗仪器成本仅数千元,治疗头仅两三百元。在使用这些山寨和翻新仪器治疗后,会导致患者的皮肤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