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调查|酱酒热:是风口还是泡沫?

第一财经 2021-03-21 11:24:32 听新闻

作者:栾立    责编:乐琰

酱酒繁荣的背后固然有香型转移趋势带来的市场机遇,到来的到底是风口还是泡沫。

从2018年以来,国内酱酒热快速升温,在白酒行业整体总量下滑和品牌集中度提升的大背景下,原本只是白酒产能中的7%-8%的酱酒却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造富效应下入场者甚众。酱酒繁荣的背后固然有香型转移趋势带来的市场机遇,到来的到底是风口还是泡沫。

拥挤的酒镇

初春的茅台镇时常飘着零星小雨,还不到“南风天”的雨季,被当地称为美酒河的赤水河清澈平缓,空气中也弥漫着浓郁的酒糟味。沿河而行,红军桥附近一带的赤水河两岸的山坡上,鳞次栉比地建满了大大小小、形式各异的小楼,挂着当地酒坊的招牌,夜晚来看,霓虹闪烁,别有一番风情。而初到茅台镇的游客,往往都要在红军桥上停留片刻,拍张照片留念。

但对于山东酒商盛明来说,这样的风景却已经看得有些麻木,过去两年中,他不断出没在茅台镇的大小酒厂中。3月18日晚,他刚从茅台机场落地,就已经在联系朋友安排后几天的行程,而这次他又准备在茅台镇住上一周。

盛明在1996年就开始做白酒生意,在山东济南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啤酒、白酒和葡萄酒都有涉猎,2019年,随着酱酒热的兴起,从未接触过酱酒的他也忍不住入场淘金,从茅台镇一家酒厂定制了两批产品试水。

“这次还是来考察订酒的,酱酒产品不了解的东西还很多,所以要自己走一遍才放心。”盛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原本他并不想再订酒,但眼看着酱酒基酒的价格不断上涨,担心后面基酒还会涨价,所以提前囤点货。

就在同一天,白酒行业专家肖竹青则正准备从茅台镇返程,这几日,他刚刚陪同修正药业集团和湖北华天建设集团两家企业的负责人来考察酒厂投资,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其中一家已经在考虑收购一家当地酒厂,双方已经开始谈判,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业外资本也已经开始关注酱酒行业。

记者了解到,茅台镇也是酱酒的核心产区,近两年,越来越多各路业外资本和酒商从全国各地汇集于此,甚至在饭馆里都会邂逅熟人,于是行业里流传着一个说法,即“不在茅台镇,就在去茅台镇的路上”。

广东九八七酒业总裁徐汉洲曾透露,仅广东东莞一地,在遵义产区酱酒厂开发定制产品的酒商或有数百家之多。

大量酒商的涌入,也带动了当地酱酒基酒销售,基酒价格快速上涨。

“一直在涨价,去年50元/500毫升的基酒如今70元也不一定拿得到。”有酒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茅台镇当地经营家族酒厂的肖秋节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2020年开始,来商谈定制的酒商就络绎不绝,基酒价格就开始上涨,整体的上涨幅度10%-20%,而部分大厂的基酒涨价幅度会更高。

风口还是泡沫

酱酒行业的热,与前几年行业萧条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2002到2012年白酒黄金十年时,由于浓香型白酒正是风头,大多数酱酒企业没有享受到行业增长的红利,但2012年行业大调整时,酱酒企业却跟着一起跌入谷底。

2017年初,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由于市场不景气,当时遵义习水县90%的中小酒厂有2-3年都没有下沙生产,消化库存成了难题,当地银行甚至不再接受新酒质押。

而在本月初广州举行的2021春季中酒展上,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参展的酱酒企业数量已经从2019年时的30多家,增长至100多家,头部企业的展区中,经销商人头攒动。

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专家组原组长梁邦昌看来,酱酒热一方面与白酒香型发展有关,从清香到浓香再到酱香;另一方面,酱香热也是白酒消费升级的结果,也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此外,也和这几年茅台的拉动效应相关。

从白酒整体的体量中,酱香只是个小品类,约占全国白酒产量的8%。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酱香型白酒总产量约60万千升,同比增长约9%,实现销售收入1550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销售利润630亿元,同比增长约14.5%。

但行业内对酱酒的前景普遍抱有乐观的预期,酱酒专家权图认为,未来十年内,酱香酒产能会达到80万-100万千升;产业销售收入会突破3000亿元,市场规模会突破5000亿元,和浓香酒形成并驾齐驱的体量。

在市场看来,2000年前后,国内浓香型白酒逐渐取代了清香型白酒,造就了目前浓香为主的白酒消费市场格局,而新一轮白酒香型的转换会带来一次新机遇。

白酒专家蔡学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清香型白酒的兴盛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在上世纪80-90年代,清香型白酒出酒率高、周期短、耗粮低,当时可以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味的需求要求更多,浓香味型丰富,再加上当时五粮液、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企业通过强有力的市场品牌推广,迅速完成了品类教育,从而实现了香型转移。

海纳机构董事长吕咸逊认为,新一轮香型转换需要时间,酱酒将从小区域市场走向全国市场,国内有数以万计的酒类销售终端,如果未来5-10年,每一个酒类销售终端网点都上3-5款酱酒,就会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量。

但记者在对市场走访发现,目前酱酒热还是一头热,即经销商端热火朝天,但实际市场销售的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多位受访经销商表示,自己定制或代理的酱酒产品的销售只能算是一般。对于经销商而言,入局酱酒更多是不想错过可能存在的造富机会。

从2016年开始,国内飞天茅台的市场价格就一路上涨,目前散箱飞天茅台的经销商间调货价格已经超过2400元/瓶,而整箱飞天茅台的调货价格则超过3000元/瓶,茅台市场价格的拉高为酱酒品类的提价留出了相当可观的空间。

在过去一年,郎酒、金沙、茅台系列酒等酱酒产品纷纷提价,以汉酱为例,2020年其经销商调货价格从260元/瓶左右攀升到340元/瓶,酱酒产品提价带来的赚钱效应明显,也提高了经销商推广和营销的动力。

此外,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国内浓香白酒市场已经成熟稳定,名酒好卖但门槛高、要求多。近日记者拿到的一份国内某知名白酒品牌的招商文件显示,要成为其省会城市的代理,不但需要首批打款100万元,全年保证500万的进货量,销售范围也有诸多限制,比如不包括下级县市,那些区域还会单独招商。相比之下,酱酒品牌普遍偏小,缺乏话语权,经销商的环境更宽松。

行业乱象伴生而来

酱酒热度不断升高的同时,行业内也在关注伴生而来的行业乱象。

在中酒展第五届中国酱酒市场趋势论坛上,福建省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汪庆璋表示,资本的力量正在给酱酒行业加温,弥补了茅台产能不足留下的市场空缺,过程中也产生了产品参差不齐、劣质酒等问题。

在这一轮酱酒热中,各种定制和渠道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造成了市场的混乱。部分酒商为了蹭热度赚快钱,对酒质要求较低,而部分中小酱酒厂急于收割市场红利,将定制门槛放得很低,也加剧了这一问题,甚至部分非成品酒也出现在一些微商的朋友圈之中。

大国古酱酒厂的销售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酱香基酒的价格从50元/瓶到200元/瓶都有,可以自己设计包材,可以用公司现有的,而且起订量上没有门槛。

白酒行业分析人士欧阳千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国内酱香热还没有到“峰顶”,白酒趋势向头部品牌集中,但酱香酒的品牌本身就稀缺,而茅台、郎酒、钓鱼台、金沙等酒企的核心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给贴牌产品留下巨大的空间。

而定制的酱酒产品本身没有品牌力,酒商多数体量也较小,本身也没有品牌运作的能力,为了增加产品的价值感促进销售,部分酒商则在酒年份上弄虚作假、虚标年份。

长期在茅台镇经营白酒的成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长期的酒业经营中,他摸索了一套酱酒测试的方法,近期有多位朋友送来酒样来测试,经过对比试验,大多都存在虚标年份的问题,比如有标注十年坤沙酱酒的定制产品,酒体可能只有3-5年,有的甚至更短。

对于年份酒,消费者层面有很多民间检测法,比如通过观色、拉酒线、看酒花等方式去辨别,但使用食品添加剂也可以做到“新变旧”的效果。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就提出建议,希望重视白酒勾兑滥用化学添加剂问题。

据报道,在今年3月6日举行的遵义市酒业协会年会上,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玉华公开炮轰年份酒造假,“卖几瓶子酒,为了小小的利润,对茅台几百家企业品牌的伤害无可估量。”

但更严重的是假酱酒,特别是在电商领域,不法商贩使用串酒冒充坤沙产品,以极低的市场价格出售。串酒也就是串沙酒,在坤沙酒的酒糟中加入食用酒精后蒸馏所得,都不属于固态法白酒。

比如在某电商平台上,一款酱酒产品在说明中称使用了十五年基酒+二十年老酒调味,促销价格仅为388元/箱,共6瓶,折合只有65元/瓶,而甚至还有不少网售酱酒的价格只有10元到20元/瓶,仅仅和一杯奶茶价格相当。

“这一类网上销售的产品,多数是串酒或碎砂酒,有的成本只有几块钱一瓶。”贵州白酒商会副会长董东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据了解,目前仁怀市相关部门也在采取措施,包括制定仁怀当地的年份酒团体标准,以及控制食用酒精输入等方式,试图改变年份酒乱象和串酒造假的问题,但能否有效地遏制行业乱象,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在业内看来,酱酒热伴生而来的行业乱象与当年浓香白酒热时所面对的行业问题一样。

据了解,在2005-2020年这15年间,开发浓香产品的经销商中有一部分赚到盆满钵满,在赚钱效应的驱动下,当时产品开发泛滥、品质以次充好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蔡学飞表示,酱酒乱象的产生是因为现在是品类爆发的初期阶段,也是跑马圈地的时候,相信随着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产区制度更加完善,没有品牌与品质支撑的产品才会被市场逐步淘汰。

酒业淘汰赛局面更复杂

虽然酱酒热还未真正扩散到消费者端,但酱酒热带来的扰动,却让未来国内白酒市场淘汰赛的局面变得更加复杂。

2015年自从白酒行业恢复以来,维持着挤压式增长的态势,市场逐步向名酒企业集中,而本轮白酒行业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价格的提升和产品结构升级驱动。

2020年1-12月,国内白酒产量740.73万千升,同比下降2.46%,相比于2016年的产量数字1358.4万千升减少近半,虽然其中有统计挤水分的因素,但集中化的趋势非常清晰,而且国内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数量也在快速减少,从2017年的1593家减少至2020年1-11月的1040家,另有170家亏损。

从近期已经公布的2020年业绩情况看,市场向头部企业聚集的速度还在加快,国内弱势区域酒企的增速较前几年进一步放缓,头部酒企则增长稳定。

贵州茅台(600519.SH)公布的2020年生产经营情况显示,2020年预计实现收入977亿元,净利润455亿元,均同比增长10%;五粮液(000858.SZ)则预计全年收入在572亿元左右,盈利199亿元,同比增长14%;泸州老窖(000568.SZ)则预计全年盈利增长20%到30%。

相比之下,弱势区域酒企的日子更加艰难。青青稞酒(002646.SZ)的2020年业绩预报显示,全年将亏损1.1亿-1.3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3611.83万元,营业收入也从上一年的12.5亿元下滑至7亿到8亿元。一直连续亏损的金种子酒(600199.SH)虽然预计2020年的盈利将翻正,为6500万元到8500万元,但这主要是由于阜阳市颍州区政府征收其所属宗地获得补偿产生收益所致,而扣非后预计净利润约为亏损0.97亿-1.17亿元,亏损情况并没有太大改观。同期公布业绩预报的迎驾贡酒(603198.SH)的净利润预计也只增长0%-5%,和上一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成相比明显放缓。

而随着酱香的兴起,市场也担忧酱香产品会对现有白酒消费市场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其他香型上市公司的业绩。

东方证券研报显示,目前酱香崛起之后,一方面在双方交锋较多的中高端和次高端领域,浓香型名酒在这一市场产品布局较密集,而且浓香品牌在品牌塑造和渠道运作方面积累深厚,接受面广泛,因此暂时不会出现酱酒崛起带来的降维打击,国内次高端酒以及区域名酒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增长依然具备较高的确定性和弹性,但在部分层级市场市场竞争的强度将变大。

但受访经销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酱香的消费者多数来自于其他香型消费者的转化,随着酱香消费的进一步成长,原本就受到一、二线名酒挤压的弱势区域酒企则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蔡学飞看来,目前酱酒消费市场正处于扩容阶段,发展需要时间,但从市场走访的情况来看,酱酒在消费市场已经有逐步趋热的趋势,特别是在河南、广东、山东等市场,当地没有强势白酒品牌,酱酒发展较快。

根据河南省酒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河南市场酱酒流通规模超过200亿元,超越浓香成为白酒消费的第一大香型。另据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在广东260亿元容量的白酒市场中,酱酒销售达到126亿元,占比达到48%。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酱酒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其基酒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后才能上市,因此基酒的产量对酱香型白酒的发展形成了制约。

但酱酒热后,特别是从2019年开始,国内酱酒企业的主要酒企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扩产。

其中,郎酒期望在IPO后将产能从1.8万吨扩产至5万吨;习酒也公布了2万吨的扩产计划;国台酒业和金沙酒业也计划在未来将产能分别扩充2万吨和1万吨等。而据行业内不完全统计,未来5年内,将有近20万吨新增酱酒产能被释放,而下一步白酒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