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经济论坛 ▪ 瞿晓铧 ▪ 高玲 ▪ 李俊峰 ▪ 林伯强 ▪ 周宝平 ▪ 许姗姗 责编:许姗姗
“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对新能源行业无疑是一场大考,一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因为行业热度的快速攀升带来难以预料的竞争压力和风险挑战。在近日举办的“云上会*中国经济论坛开局”专题系列直播中,新能源领域的代表企业和专家学者分别透露了他们心中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瞿晓铧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创始人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给自己提出目标挑战,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个公司、每个地区,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快更早地实现“碳中和”。
高玲
运达股份党委书记 董事长 总经理
最大的挑战是我希望所有新能源的同行共同携手、向心向力、努力发展。
李俊峰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研究员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
我们现在的大企业动起来了,央企动起来了,不仅央企,全球大的装备制造企业都开始动起来了,因为大家都看准了一个方向,这是一个很大的风险。谁不会眼红?做石油的、房地产的、做衬衫的、做矿泉水的大家都盯住这样一个产业。比如说娃哈哈开始想着做能源了,微软想着做能源了,这就带来一些强有力的竞争者,这是大家不能掉以轻心的地方。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我觉得最大的挑战还是如何化解转型成本的问题,这决定今后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否很顺畅。最大的期待还是希望碳交易能够尽可能、尽快地启动起来,这样能够支持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在没有政府补贴的背景下。
(以上为瞿晓铧、高玲、李俊峰、林伯强在“云上会*中国经济论坛开局”专题系列直播--“3060窗口期感知新能源行业的律动”上的发言节选)
制片编导:
吴 磊 许姗姗 周宝平
项目制作人:
傅 娆
2025年3月28日,“2025企业碳中和峰会暨第四届碳中和行动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员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保持战略敏捷,持续深耕具身智能,聚力核心技术攻关,为推动机器人在各领域加快拓展普及展现更大作为。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标体系通过“五力”驱动模型,评估各地区绿色转型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将CCUS纳入产业和技术发展目录,打通金融融资渠道,对CCUS项目进行优先授信和优惠贷款,推动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CCUS税收优惠和补贴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