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重组后,旗下有1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未来在上市公司层面应该会按照产业链上的不同业务进行进一步整合,不同业务板块都会有一家大型上市公司,不过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今日举行的中化国际(600500.SH)业绩说明会上,中化国际总经理刘红生对两化重组后对中化国际等上市公司的影响做出了上述预测。
5月8日,中化国际的母公司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联合重组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中化”)正式成立。重组后的中国中化总资产和销售收入双双超过万亿元,由此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化工企业。
“重组后的新中化被赋予了打造世界一流化工企业的使命,中化国际的目标也要进行相应的修订,在打造科技驱动的创新型精细化工企业战略基础上,打造世界级的材料平台。”刘红生介绍。
事实上,在母公司重组之前,两化旗下的企业在业务层面的整合已经率先展开。今年2月,中化国际就发布公告称,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中国化工集团的孙公司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先正达集团”)持有的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扬农集团”)39.88%股权。交易完成后,先正达集团将专注于农业和种子领域的业务,中化国际则专注于化工新材料和化工中间体领域的业务。
“原来我们就持有扬农化工集团近4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占股将提升至79.88%,中化国际基本每股收益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将有所增加,”中化国际首席财务官秦晋克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此外,随着碳三一期、双酚A、环氧树脂等新项目的投产,扬农集团利润将显著提升,从而也将进一步增厚中化国际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
秦晋克透露,正在建设中的连云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其实就是以扬农集团为主体进行建设的。产业园规划了碳三产业链,聚合物添加剂,电子化学品等项目,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投资约50亿元,开工面积达到3000亩。其中,碳三产业链项目投产后预计带来收入160亿,年均利润20亿元。聚合物添加剂项目明年投产后预计实现年收入20亿元,年均利润3.45亿元。
根据中化国际刚刚发布的一季报,公司2021年一季度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779.21%,创上市以来的单季新高。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的盈利减少35%,但随着三季度以来的业绩好转,公司的收入规模仍在持续增长,化工产业的市场份额增加也弥补了部分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秦晋克指出,未来中化国际将围绕以化工新材料为核心的精细化战略,进行上下游产业链的持续建设,在现有化工新材料、农用化学品等核心主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大力推进碳三产业、芳纶、改性ABS等市场前景看好的增量业务。
国家能源集团称,本次交易契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资本市场改革要求,将实现“1+1>2”的战略倍增效应,打造央企资产注入的示范标杆。
《通知》称,有关省级化工园区认定管理机构要组织竞争力三级、智慧化初始级化工园区诊断剖析短板弱项问题,于2025年底前制定专业化改造方案。
被查或被处分干部中多半人为退休状态,其中石油石化系统是近期反腐主战场。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2025年装机规模预测,由215GW至255GW上调至270GW至300GW。
已发布的业绩预告来看,原材料、有色金属、部分TMT的表现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