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什么夸张的人民币汇率预测会广泛传播?

2021-05-24 16:18:00

作者:夏春    责编:张健

这一报道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我们同意周所长关于人民币在中长期对美元升值这一观点,但是对于持续升值的说法有所保留,更可能的情况是在波动中升值。有趣的是,据说国内一位经济杂文家就在上周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从2024年就升到3的水平,然后就有不少读者认为这个观点符合周所长的说法,因此决定抛售手上的美元。坦率讲,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哭笑不得,因为我在多年前就十分熟悉这位经济杂文家,我印象里他从2000年开始一直是持续看空中国经济的代表,他的观点一度很有市场,但显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严重的误判。

上周三,财经媒体报道了中国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在上个月的莫干山会议上的一段发言:

“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我们管不了人民币汇率,中国中央银行最终要放弃汇率目标,人民币汇率是全球所有市场主体对人民币的偏好、预期和交易决定的。人民币在中长期内将持续对美元升值,既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币相对购买力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美联储搞量化宽松和不断扩表的后果之一。如果人民币成为了周边国家以及与中国有密切投资贸易往来国家的货币锚,这些货币都将对美元升值。“

这一报道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我们同意周所长关于“人民币在中长期对美元升值”这一观点,但是对于“持续升值”的说法有所保留,更可能的情况是“在波动中升值”。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前景并不会是一强一弱的线性发展,汇率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实际上,过去美元量化宽松和不断扩表的时期,美元指数以及对主要货币的汇率基本上处在升值而非贬值周期,即使如此也谈不上“持续”升值。未来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全球经济遇到逆风期时,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避险功能就会发挥明显的作用,推动美元升值。

有趣的是,据说国内一位经济杂文家就在上周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从2024年就升到3的水平,然后就有不少读者认为这个观点符合周所长的说法,因此决定抛售手上的美元。没想到,有朋友把这个观点转发给我,问我如何评价。

坦率讲,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哭笑不得,因为我在多年前就十分熟悉这位经济杂文家,我印象里他从2000年开始一直是持续看空中国经济的代表,他的观点一度很有市场,但显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严重的误判。也因此,在过去十年,他的文章已经没有了什么影响力,我几乎再也没有看到过他的观点。

很快我在另外一个微信群看到有人转述这位经济杂文家的观点,说他认为人民币汇率会从2024年到2045年升到3与4之间。这个表述依然很模糊,到底是2024年就进入这个区间,还是要接近2045年才会达到?论据到底是什么?有人把他的文章转到微信群,可是我点击发现,作者居然自己删除了这篇文章。然后我试图在网上搜索他的文章,却怎么也找不到。

现在大家就能够看到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征:只要有人发表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就会有人相信,而且广为传播,尽管作者本人过去的经济分析记录不佳。即使作者删掉自己的文章,其观点已经可以影响一部分人的投资决定。

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2045年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是多少,没有人可以拿出可靠的数据进行分析,实际上经济学迄今为止也没有发展出一个能够预测汇率的理论,如果说有最接近真实情况的理论,那就是“汇率无法预测”,但这并不代表汇率市场不理性,相反,恰恰是因为汇率市场太理性,能够及时吸收各种各样的信息,才使得任何个人依靠有限信息做出的预测几乎没有可能连续准确。

当然,汇率无法预测并不代表我们应该放弃预测,实际上,经济分析师包括我们在内总是在利用有限的信息进行预测,而我们的预测结果通常是对错各占一半。我们说对的时候要保持谦虚谨慎,并牢记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接下来的预测仍然正确。

相信即使是这位经济杂文家的粉丝,也不会对204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不是真的会升到3与4之间感兴趣,她更关心的是这种可能会不会在2024年就发生,否则她也不至于现在就开始考虑卖掉美元。

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一下,假如202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真的升到3与4之间会怎么样?既然我们现在看不到该作者的原文和论据,我们只好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一些推算。

首先,我们知道2020年中国内地的GDP实现了超百万亿元人民币的突破,达到了101.6万亿元,相当于14.7万亿美元,也就是计算时采取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9的值,而美国在2020年的GDP是20.9万亿美元。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70%。

其次,我们查一下IMF对中美两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需要指出的是,IMF的预测模型是经济学家迄今为止基于最新的理论,建立的最大型最复杂的模型,涉及到成千上万个相互关联的数学公式。即使如此,我也必须坦白告诉大家,IMF过去的预测准确度实在是不高。但既然没人比IMF做得更好,我们先接受他们的预测。

IMF最新的数据库显示,他们预测美国的名义GDP到2024年达到25.8万亿美元:

同时,IMF预测中国的名义GDP到2024年会达到141.3万亿元人民币,或者20.9万亿美元。也就是说,IMF认为202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75。中国的GDP将达到美国的81%。

假如人民币汇率在2024年升到3,就意味着中国2024年的GDP达到47.1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82倍。假如人民币汇率在2024年升到4,就意味着中国2024年的GDP达到35.3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37倍。

我相信,大家在过去一年听到各种关于中国经济赶超美国的估计,其中最乐观的认为会在2028年实现,而最悲观的则基于人口结构比较认为永远无法实现,但是按照这位经济杂文家说的人民币汇率在2024年升值到3和4之间的观点,那中国经济会在2024年之前,也许在2022或者2023年就要超过美国了。

大家觉得这可能吗?如果这不可能,那问题是出在IMF的预测上,还是出在这个汇率预测上?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吧。这就是为什么当朋友要我对这个经济杂文家的观点进行点评时,我感到非常无奈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不靠谱的预测会有人相信呢?答案其实和人类的进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也就是智人的进化史大约20万年,19万年处在原始社会阶段,1万年进入到文明社会,虽然我们要面对文明社会的各种新鲜事物,比如汇率,但我们的大脑思考功能仍然主要停留在19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这样就带来两种结果:

第一就是我们的大脑非常懒惰,因为原始社会食物和能量获取有限,大脑体积不大,但却要消耗掉人体四分之一的能量,因此我们的大脑在进化中形成不愿意工作的状态,也就是非常懒惰,不愿意深入思考复杂的问题,例如影响汇率的因素太多,大家不愿意去细致分析。宁愿把这个思考过程交给别人来完成。一些所谓的“大师”或者“大咖”就拥有了大量的粉丝,哪怕他们说的观点,粉丝们都听不太懂;

第二就是我们的大脑非常喜欢一些耸人听闻的观点,而且一旦涉及到经济利益,就会特别愿意相信一些哪怕是纯粹编造的“故事”。大家只要读过《人类简史》这本书就会对此印象深刻,实际上,相信“故事”才是人类这种动物和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平淡无奇的观点引不起大家的兴趣,耸人听闻的观点却可以激发人脑的活力,粉丝可能都不知道或者不记得“大师”们说了什么,但是对于结论却印象深刻,并且可以继续发挥想象力,越想越觉得“大师”说的有道理。于是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一幕,把一个经济杂文家并不可靠的观点,和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的观点结合到一起,并且深信不疑。我相信周所长知道后,也一样会啼笑皆非。

请大家记住,理解人类大脑的缺陷,是做好投资必须掌握的知识。我在喜马拉雅FM推出的《经济学家夏春的投资必修课》就详细分析了各种各样的错误投资行为,都和大脑的缺陷有密切的关系。深刻理解这些,尽量避免错误,才能够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在移动互联网和新经济时代,哪一种类型的资产能够最好的地利用人类大脑的缺陷?

(作者为诺亚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