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7日举行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解读会上,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表示:世界各国应该采取比较积极的财政或者货币政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的审慎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下半年,宏观政策将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力度及其协同配合,推动新动能稳步成长,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高质量实现既定经济增长目标。
政治局会议强调了当前国际经贸形势的严峻性,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策略,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以内需为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聚焦稳就业与稳企业,稳定市场预期,并加速实施扩内需政策以应对外部风险。
由于特朗普关税将抑制全球经济增长、影响海外市场需求,这在短期内将加大中国社会总供求失衡,增加实现通胀目标的难度。
伍超明认为,5%的GDP增速和2%的CPI目标是兼顾实现长期规划和经济转型的需要,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为主导,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重点工作包括提振消费、强化创新、深化改革、稳定楼市和惠及民生。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了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强调政策部署的灵活性和目标引领,同时关注扩内需、民营经济和居民资产负债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