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中国经济论坛图文频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最前沿丨陆铭:城市更新应避免中心城区人口低密度化

第一财经 2021-08-20 16:03:31

作者:中国经济论坛 ▪ 陆铭 ▪ 周宝平    责编:许姗姗

最前沿丨陆铭:城市更新应避免中心城区人口低密度化

正文: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日前在第一财经云上会*中国经济论坛 “‘十四五’开局之年 创新中的中国行业”专题系列直播中表示:把中心城区做的密度越来越低是城市更新中的一个陷阱。他认为,现在普遍习惯于把城市存在一些问题归结为人口密度太高。从建筑的结构角度,地方政府往往存在一种最大化自己招商引资的行为。这里面有用地结构的问题,如果在中心城区越是去建写字楼,相应的住宅比例就会下降,将引发职住不平衡。一个结果就是大家需要长途开车去上班,产生早高峰、晚高峰的潮汐式的通勤方式,这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形成挑战,也不利于减碳减排的目标实现。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以下为发言视频内容)

我们在未来的城市更新里面,如果对这样的一个后工业化城市带来的人口重新回到中心城区的需求不够重视的话,我特别担心的陷阱就是城市更新把中心城区做的密度越来越低。

现在我们从老百姓的习惯和政府的习惯角度来讲,比较喜欢低密度,而且我们现在往往把城市存在的一些问题把它归结为人口密度太高。然后从建筑的结构角度来讲,我们的地方政府往往存在一种最大化自己的招商引资的行为。那么当城市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的时候,我们的地方政府比较愿意建写字楼,所以我们现在在很多城市,其实都已经出现了商服用地的闲置问题,有些写字楼的空置率最近这几年提高的速度蛮快的。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地方政府觉得建写字楼可以多点企业在这里,给我带来税收。

但这里面有用地结构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中心城区越是去建写字楼,相应的住宅比例就越下降。这时候就会使得就业和消费在中心城区,但是由于住宅比重在中心城区不高,人的居住地点会越来越向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来搬迁,其实这种城市更新反而有可能带来职住不平衡。就是大家需要长途开车去上班,产生早高峰、晚高峰的潮汐式的这样一种通勤方式。那么这一点既对于城市生活品质的提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同时对于我们前面讨论的减碳减排这样一个目标实际上是不利的。

(以上为陆铭在云上会*中国经济论坛 开局行业专题系列直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知新觉”上的发言节选)

制片编导:

吴磊 许姗姗 周宝平

项目制作人:

傅娆

举报
相关阅读

以旧厂房为画布,用涂鸦撬动城市更新和文化复兴

当二十八米高的脚手架拆除完毕,充满生机的巨型涂鸦终于完整地裸露在阳光下。

5 87 08-19 12:28

杭州4个城区、47个片区入选城市更新省级试点

上城区、滨江区、萧山区、桐庐县4个区、县(市),以及滨江区“长河历史文化街区”、临平区超山文旅板块风貌区等47个片区入选2025年度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名单,总量居全省首位。

31 08-11 14:00

20万元/平方米!上海中心城区地块成交

在上海今年第六批次土拍中,徐汇区XH-02(TPL)单元051-11地块成功出让,成交总价为12.25亿元。

126 07-25 15:07

城市工作新抓手确定:棚改“让位”城市更新

“十五五”即将到来之际,我国的城市工作相隔十年后,有了新的部署。

1169 07-15 21:44

寻找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机 ——第一财经第十四度携手达沃斯举办电视专场论坛

当下,世界超过100万物种面临灭绝,关键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投资自然的紧迫性前所未有。6月25日,在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盛会上,第一财经· 中国经济论坛第14度携手世界经济论坛举办电视专场论坛,以“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业机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学术研究者、金融和企业届的资深专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寻找如何通过经济模式和金融手段的创新,有效形成驱动力,来激发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潜力。

122 06-26 00:0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