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合作区扩容终于落定,不过方案明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并不同步“扩容”到全区域,这是为什么?
深圳市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义刚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前海合作区更多关注制度创新突破,遏制部分企业注册和实际经营地脱离却享受税收优惠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因为政策优惠而对原合作区外区域的税收造成较大冲击。
有税务从业者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前海合作区面积扩大了7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如果同步扩容的话,一是影响政府财政收入,二是可能引起宝安区沿海区域企业税收秩序混乱。同时,前海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是针对当时旧前海合作区的特点制定的,扩容后新前海的经济特征与旧前海完全不同,所以也不能直接扩容财税政策。
某税务专业人士认为,这次方案虽然规定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不同步扩容,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不给扩容后新区域的企业税收优惠,而是可能会跟现有的政策有所区别。不排除后续会出台其他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
“对设在前海合作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是国家赋予前海合作区的最大优惠政策之一。自2014年实施以来,该政策有力推动了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在前海集聚壮大。截至2021年5月底,这四大产业累计注册企业近4.2万户,占前海注册企业总量1/3,比2014年增长近8倍,年均增长112%,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达93.38亿元。
该政策原本执行至2020年12月31日止,但后来财政部、税务总局又公布了《关于延续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将政策执行时限延至2025年12月31日。
同时,延期政策还在优惠目录中新增了法律、会计、税务、人力资源等“商务服务业”门类,原有的“信息服务业”则增加了区块链、AR和VR、人工智能、智能穿戴等行业风口和前沿产业。
基础设施及城市建设领域项目14个,总投资约171亿元;社会民生领域项目9个,总投资约54亿元;产业发展领域项目13个,总投资约161亿元。
进一步加深同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力度,便利企业境内外上市政策咨询,协调跨境金融机构为企业出海提供金融银团服务,推动已在港交所上市的辖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若干措施》从推动基础型消费扩容提质增效、推动改善型消费高品质发展、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壮大、拓展品质型服务消费空间、打造良好服务消费环境以及健全政策支撑保障体系六个方面提出23条具体举措。
个税逆势增长或与基数低、部分中高收入者收入增加、征管强化等有关。
具体配建方式为在改造后含商品住房的各类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按住房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