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保持制造业占比,上海“十四五”产业重点布局3+6

第一财经 2021-09-09 14:24:39

作者:金叶子    责编:胥会云

未来5年,上海制造业将有哪些发展重点?

未来5年,上海制造业将有哪些发展重点?

在今天(9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介绍了《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相关情况。

《规划》提出,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为主线,到2025年,产业基础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端产业重点领域从国际“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协同长三角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打造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规划》还从经济密度、创新浓度、品牌显示度、数字化转型等4个维度,提出了18项具体指标。比如,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化突破数量达到300项,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品牌引领示范企业200家,打响“上海制造”的名企品牌;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提高100台/万人,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来源:东方网

“十四五”期间保持制造业占比

“十三五”时期,上海工业总产值从33212亿元提高到37053亿元,平均增速2%;工业增加值从7110亿元提高到9657亿元,平均增速2%。202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5%,顺利完成“十三五”目标。

吴清介绍,《规划》提出了加快产业数字赋能、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等10项重点任务,可以简单概括为“五个化”,即高端化、数字化、集群化、品牌化、绿色化。

例如坚持集群化建设,打造特色产业链。围绕大飞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等具有基础优势的重点领域,促进集群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强化项目投资牵引,建设100个以上产业能级高、产业链带动性强、社会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力争“十四五”期间工业投资规模累计达到8500亿元左右。

坚持品牌化提升,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持续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名家、名园。“名企”要实施世界级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硬核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梯队培育链,滚动培育5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企业。

作为制造业重镇,上海“十三五”以来陆续发布了“实体经济50条”、“上海制造”品牌行动计划等重要政策文件。“十四五”时期,上海将采取哪些措施增强发展后劲,稳定制造业规模比重?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介绍,“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制造业发展采取几个方面措施,第一就是着力保持制造业比重。

“到2025年保持与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比重,制造业发展速度力争高于‘十三五’时期,继续发挥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他说。此外,还将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统筹、积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联动形成市区发展合力等。

“3+6”产业体系

《规划》中明确未来发展重点,是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三大先导产业力争在2019年“上海方案”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倍增。

吴金城解释说,新型产业体系中,“3”是“6”的“子领域”和先行领域,三大先导产业是将六大重点产业中承担国家战略、体现高端引领功能的细分领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他补充说,“3”是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是产业发展的“先锋队”,要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全市产业发展。

“集成电路,以自主创新、规模发展为重点,提升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产业链能级。生物医药,以全链协同、成果转化为重点,聚焦生物制品、创新化学药、高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以及智慧医疗等领域发展,加快 ‘张江研发+上海制造’。人工智能,以创新策源、广泛赋能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0年三大先导产业已经达到万亿规模,今年上半年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吴金城说。

而“6”,是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是产业发展的“集团军”,融合制造和服务,打造产业集群。他说,“十四五”将按照“3+6”的蓝图施工,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出产值、出品种、出效应,紧抓大项目签约、落地、开工,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和能级,形成两个万亿级,四个五千亿级的高端产业集群。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