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向3位科学家颁发了20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对人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美籍日裔科学家真锅淑郎和德国科学家哈塞尔曼因为“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了全球变暖”而共同分享奖金的一半。意大利科学家帕里西则因为“发现了从原子尺度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的无序和扰动的相互作用”获得了奖金的另一半。
20世纪50年代,日本物理学家真锅淑郎开始使用计算机建模,在一个更复杂的模型中计算温室气体对地球的影响。在经过大量计算后,他发现氧气和氮气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二氧化碳的影响则相当显著。当二氧化碳浓度翻倍时,全球气温会上升2℃。
随后,哈塞尔曼成功创建了一个将天气和气候联系在一起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哈塞尔曼清楚地揭示出,虽然天气多变且混乱,但气候模型仍然可靠。
而帕里西在无序的复杂材料中发现了隐藏的模式。他的发现是对复杂系统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让人类理解和描述不同且完全随机的材料和现象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这三位获奖者的研究都关注气候和复杂物理系统,他们的成果让人们了解地球气候变化的规律,促使人们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
揭秘气候变化的规律——2021诺贝尔物理学奖简析。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本届大会由第一财经、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共同主办。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北京站活动由中国天气网、北京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环节,青少年们系统了解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与现实挑战,并通过实践行动点亮了属于自己的“气候担当”,迈出了守护地球的第一步。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上海站的活动由上海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近百名青少年和家长通过专家课堂与手工实践,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亲手制作气象主题冰箱贴,迈出成为“敢作气候担当”的第一步。
极端天气正对能源系统构成系统性威胁,包括风速减弱影响风电效率、高温干旱加剧供电紧张。
近期,美的集团有多批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解除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