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中国宝武集团举办了一场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专场推介会,意味着其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称“混改”)工作全面提速。
推介会上,中国宝武集团旗下多家孙子公司的领导,对自己公司的混改计划进行了介绍,并与包括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建信金融、中银金融、国新基金、物产中大、中软国际等近百家各类投资机构进行了交流。
21家将引资后上市
据记者了解, 这次推介会上,中国宝武选择了多达21家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些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是钢铁主业相关新材料产业、智慧服务产业、资源环境产业和产业金融业,涉及原料矿产、环境资源、供应链服务、清洁能源、再生资源、金融产业等。
比如欧冶链金再生资源公司就是从事废钢处理相关业务,目前已完成了A轮融资15.45亿元,引进中国宝武体系外股东持股23.69%,计划明年完成B轮融资和员工持股,并进一步实现上市。
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寻找战略投资者,计划在明年六月前确定最终的战略投资人,进而推进混改方案的全面实施。
中国宝武资本运营部、产业金融业发展中心总经理路巧玲告诉记者,上述一批选出的拟进行混改的公司,是中国宝武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梳理出的一批“宜混”企业,这些公司的混改路径基本都是先增资扩股,再改制上市。
加大战略新兴产业拓展
“这21家企业大多计划于2-3年内上市,其中部分公司即将接受上市辅导,”路巧玲透露,“目前,中国宝武旗下已有12家上市企业,我们希望在‘十四五’期间,上市企业可以增加到20家,更希望通过混改工作的落实,加快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使战略新兴产业的收入占比达到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中国宝武旗下已经有欧冶云商、宝武碳业、宝武特冶等一批子公司实施了混改工作。
其中欧冶云商就是国务院国资委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试点企业,在2017年和2019年先后实施了两轮增资扩股,募集资金超过30亿元,引入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商资本,并完成了核心员工持股。
据记者了解,目前欧冶云商已经实现了盈利,并在推进IPO上市,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进行上市申报。
此外,正在推进混改工作的宝武碳业科技有限公司,其下属公司上海化工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也开放了超50%股权,计划在今年增资引入非国有资本战略投资者和核心员工持股,完成第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
而除了中国宝武集团,多家央企都在加紧推进从集团到下属子公司层面的混改工作,东航集团和南航集团更是在集团层面也实施了股权多元化改革,引进了多家战略投资者。不过据记者了解,对于集团层面的混改,中国宝武集团目前还没有计划。
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6万亿元、利润总额6462.7亿元,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两重”“两新”重大项目总投资破万亿元。
我国已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截至今年3月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6.2%。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应用深度融合,既关系我国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升级迭代,也与央企自身实现转型升级息息相关,可能成为“一点破全局”的关键一招。
国资委强调,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以改革促发展、增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