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欧洲能源转型迎大考,法国缘何押注核能战略?

第一财经 2021-10-13 18:36:35

作者:康恺    责编:葛唯尔

相对于风能、光伏,为何法国政府青睐核能?

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一路走高,给欧洲各国的能源转型带来巨大考验,这将如何影响他们的可再生能源路径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法国押注核能的决心愈发清晰。法国政府日前宣布一项核能发展计划,拟在2030年前,注资10亿欧元发展法国的核能产业,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是本次投资计划重点。相较于传统的现代反应堆,SMR的最大特点是体积小,其功率输出达170兆瓦(MW),仅为传统的现代反应堆的十分之一。

“在2030年前,法国应推出具有更好核废料管理能力的项目,这将助力法国核能产业发展。”法国总统马克龙说道。

中创碳投副总经理钱国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可再生能源路径选择上,法国之所以押注核能方向,是基于路径依赖和商业利益等因素考量。核能的安全性固然存在一定程度争议,但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能源。法国核电企业如果可以升级核废料处理等核电技术,则有望提升核电使用的安全性。

光伏电站(新华社图)

法国政府缘何押注核能路线

法国政府为何想押注SMR项目,进而推进核能战略?法国核能公司总代表福东(Valérie Faudon)认为,主因是SMR可降低新建核电站成本。

“工程设计、采购等活动产生了间接费用,使新建核电站的成本不断上升。而SMR具有模块化的特点,这可以使其规模化、集中化地在生产设施中生产。”他称。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的SMR项目负责人鲁格吉里(Jean-Michel Ruggieri)也表示,SMR功率输出较小,可以无需调整大小,将其安装在现有电网上,这一特点可以使法国大规模推进核电站建设。

在可再生能源路径选择上,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法国的核能路线最为坚定。法国政府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核电占法国总发电量75%。法国政府已制定了第四代反应堆研究开发计划,拟于2040年形成产业规模。本周,法国还联合其他十国致信欧盟委员会,希望将核能列入可持续发展分类表之中。

相较而言,在德国和英国,风能则是他们最重要的清洁能源电力来源,风电分别占上述两国总发电量27%和24.2%。

法国政府缘何特别青睐核能路线?英国媒体援引拥护者言论称,主要是基于成本考量,且法国核电技术较为成熟。

他们进一步解释称,在成本方面,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数据显示,风电和光伏的单位发电成本仍比核电高20%~40%左右。由于国际油价波动较大,核能的可用性和可预测性可以保护法国工业免受极端价格影响。在技术方面,最近几周的数据显示,法国的碳排放量比德国减少的更多,这是由于德国在退煤过程中,其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尚存在发电不稳的缺陷。

钱国强也认为,在成本方面,核能相对于比风能便宜,风能还存在间歇性的特点。在储能技术未有较大突破时,核能可以更便宜、稳定地输出电力。

此外,虽然法国国内其它能源资源相对有限,但核电所需使用的铀矿却相对丰富。

核能路线面临哪些挑战

不过,市场调研机构Odoxa近日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法国民众总体上仍然更支持风能而非核能,两者支持率分别为63%和51%。在法国国内政治势力中,左派历来对发展核能持反对意见,比如极左政党“左翼党”领导人梅郎雄曾表示,应关停法国所有核电站。在欧盟内部,德国等多数成员对发展核电也持消极态度。

安全性是上述反对派的主要考量。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日本福岛核泄漏等事故都在核电发展的道路上投下阴影,并在欧洲内部引起广泛讨论。

对此,钱国强表示,绝对安全的能源是不存在的。他认为,如果想提高核电安全性,仍需要不断升级核电技术。自核电投入商业化至今,核电技术已经历了三代演进,每一代技术都使核电安全性大幅提高。比如,目前包括法国在内的国家都在提升核废料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将冷却、包装后的乏燃料直接藏到深地质层,将其中有用的铀和钚提取出来再循环利用。由此,核燃料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也减少了需要深地质处置的放射性废物的体积。

此外,法国国内另一关于核电发展的批评则在于,这将使法国能源转型耗资巨大。法国电力联合会此前曾发布报告称,如果法国想发展可再生能源,在2018~2030年间,法国公有和私有部门共需投资约6000亿欧元。

“投资于核能的每一欧元都使得我们无法将钱投资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对核能的的冲动不会拯救我们。”法国国民议会议员奥菲林(Matthieu Orphelin)表示。

EDF首席执行官列维(Jean-Bernard Lévy)则表示,虽然SMR技术有望推动法国核能产业发展,但截至目前,所有现有的SMR项目都由法国政府资助,这意味着核能这一市场的发展还是由政策驱动而非市场驱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