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力推数字经济,把握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新机遇

第一财经 2021-10-19 23:32:42 听新闻

作者:金叶子    责编:计亚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数字经济的发展再次被提至重要高度。

据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习近平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相关机构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在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叠加影响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长,是同期GDP名义增速的3.2倍多。在数字经济内部结构中,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数字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目前,中国各省份已经基本出台了数字经济专项政策。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疫情发生以来,数字经济不仅在助力疫情防控、带动经济复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窗口期”。前不久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从全球创新格局来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邓鸿森谈及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时表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表明,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生活和生计造成了巨大影响,但许多部门都展现出惊人的韧性——特别是那些注重数字化、技术和创新的部门。”

今年7月,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表示,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数字经济发展下一步具体有何重点?肖亚庆在国新办9月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将围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来布局数字经济的发展。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十分强劲,与实体经济融合提速。

肖亚庆在9月曾表示,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这对制造业来讲是重大机遇。将统筹抓好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推动行业龙头企业集成应用创新、中小型制造企业数字化普及应用、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让数字技术更好赋能大中小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弹性。

而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离不开5G、 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基建布局。疫情让各国更加认识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9月6日举行的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谈到如何发展数字经济时指出,要善于创造软环境,持续完善法治环境,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和服务供给,保护公平竞争,反对垄断。

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首席专家贺仁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数字化转型正给双循环提供数字协同枢纽和基石,新基建是数字化转型的载体和底座,尤其作为数字基础设施需要适度超前建设。另外,制造业客观上加速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和协同,同时,产业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全产业链深度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平台与模式逐步呈现。

在贺仁龙看来,制造业转型需要关注两个大方向:一方面,“十四五”期间,制约制造业各方面的卡脖子技术逐步突破,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保链固链扩链;另一方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心在于破解工业机理,解决工业机理的数字化知识化产品化,特别是工业软件、工业APP等“工业之魂”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推广。

根据工信部数据,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4G网络,到8月底,5G终端连接数近4.2亿。在电子信息产业、信息通信业发展方面,到去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2.1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达到8.2万亿元,电信业务收入达到1.4万亿元,这些数字和2012年比,分别是2012年的1.72倍、3.27倍、1.26倍。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到6月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3.7%和73.7%,比2012年分别提高29.1和24.9个百分点,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了50%。

完善数据治理

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我国也在完善数据治理工作。

习近平指出,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完善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要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要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建设行业自律机制。要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就涉及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数据安全的专门法律,《数据安全法》于9月1日起施行,成为数据安全保障和数字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基石。《数据安全法》提出,以数据分级分类为核心,搭建数据安全的监管制度。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名誉会长谈剑锋告诉第一财经,“十四五”时期,首要任务之一是“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必然,数据安全则是数字经济的生命线。《数据安全法》作为上位法,为各方合理合法地采集和利用数据提供了支撑,同时也划了“红线”。

不过,技术落地缺乏相应的法律、行业标准规约,也为数据安全治理带来挑战。谈剑锋表示,由于目前核心数据定义不明确,对数据的分级分类有一定的影响,在法律落地执行过程中,会面临政策细化、技术分化、产业投入需要强化等各种问题,需要逐步完善。政策方面来看,需要主管部门发挥主动作用,及时出台各行各业的实施细则,另外就是数据确权、流转这些技术难点。从产业层面上来看,国内安全投入一直偏低,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重过低,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限制了安全产业的技术创新应用和推广,约束了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关部门正在加强对数据安全的治理。就在7月30日,工信部网站显示,近日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召开重点互联网企业贯彻落实《数据安全法》座谈会,阿里、腾讯、美团、奇安信、小米、京东、微博、字节跳动、58同城、百度、拼多多、蚂蚁集团等12家企业参会。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要求各企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贯彻落实《数据安全法》,切实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工信部表示,鼓励各参会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数据安全标准研制、关键技术研发等工作,并主动配合行业监管。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