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快递公司10月经营数据出炉:仍处低价泥沼中,市场持乐观态度

第一财经 2021-11-19 22:01:23 听新闻

作者:陆涵之    责编:刘佳

今年以来,多个快递公司都积极对基础设施和数字转型投入。

虽然快递公司目前仍在低价竞争泥沼中挣扎,但随着持续投入以及逐步实现降本增效,这一状况将随之改善。

11月19日,顺丰、申通、韵达、圆通四家快递公司发布了10月经营简报。以10月营收看,顺丰、韵达、圆通和申通快递业务收入分别为132.6亿元、37.19亿元、36.04亿元和23.36亿元。但以快递收入同比增速来看,圆通10月增速最高,达27.59%,韵达、申通和顺丰快递收入增速分别为20.39%、16.88%和13.22%。

从10月业务完成量来看,韵达、圆通、申通和顺丰的10月业务完成量分别为17.16亿票、15.74亿票、11.05亿票和8.33亿票。

单票收入持续波动

单票收入是经营数据的核心。10月,顺丰、圆通、韵达和申通的单票收入分别为15.92元、2.29元、2.17元和2.11元。

单票收入是影响公司营收的关键,一旦单票收入下滑,即使业务量增长较快整体营收依然受影响。例如,顺丰和申通10月单票收入分别下滑6.9%和6.22%,导致即使顺丰和申通10月业务量同比分别上涨21.61%和24.33%,两者的营收仅增长13.22%和16.88%。而韵达虽然10月业务量仅增长19.47%,但因为10月单票收入上涨6.8%至2.29元每票,因此10月营收同比增长27.59%。

纵向看,今年以来各大快递公司的单票收入持续波动。以顺丰为例,今年2月以来,顺丰的单票收入处于低位。2月至10月顺丰的单票收入分别为15.11元、15.74元、15.84元、15.59元、15.91元、15.96、15.98元、17.6元和15.92元,去年同期单票收入则在18元左右。

低价竞争仍是快递公司不可回避的问题,同质化是重要原因之一。圆通此前表示,由于行业集中度不断向头部企业集中,且同行业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程度较高,公司未来必须通过提升服务质量、聚焦成本管控、完善产品结构等方式实现差异化,提高行业竞争力。

而对于低价竞争问题,中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表示,业务量和市场份额对快递企业的增长和未来至关重要,规模和效率是取胜的关键。随着行业竞争回归理性,快递价格有望在明年趋于平稳。

降本增效、加大投入是关键

即使目前仍处于低价竞争阶段,资本市场对于快递公司仍持乐观态度。

截至11月19日收盘,韵达股份和申通快递涨停,圆通速递涨8.41%,顺丰控股上涨3.18%, 11月18日美股收盘的中通快递截至收盘上涨9.54%。除了上市公司股价集体上涨,根据天眼查11月17日极兔速递获得了17.35亿美元的C轮融资。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资本对快递行业的看好不仅在于今年双11快递公司表现良好,本质是快递公司的基础建设以及技术能力在提升,带动了效率。长期看快递公司的收入和行业的稳定性都会逐步改善,是外界看好快递行业的原因之一。

今年以来,多个快递公司都积极对基础设施和数字转型投入。申通表示,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承压,原因在于为竞争增强了加盟网点的客户拓展和服务能力,同比上年同期适当调整了市场政策的扶持力度。同时为了提高全网产能,加大了资本开支投放的力度。

韵达也曾表示,由于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能力差异,快递企业在全程时效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上逐渐显现梯度,头部企业的快递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顺丰在今年一季度加大了新业务的前置投入。中通在今年第二季度也投入超15亿元用于土地收购和分拨中心建设升级,以强化核心快递业务的基础能力建设以及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

顺丰在10月经营简报中表示,9月28日完成收购嘉里物流51.5%的股份,10月起公司的月度业务经营简报已合并披露嘉里物流的相关业务收入。因此,10月顺丰的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为87.5亿元,同比增长779.1%。

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快递企业唯有通过不断整合升级,提升服务进入高附加值市场;或通过精益管理和数智化转型,降低运营成本。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用公交送快递,司机也能收派件!传统交通“试水”新业务

顺丰与公交集团的合作正在迅速复制到全国各地,而盘活现有资源,创造新的盈利点,是不少城市公交运营企业的心头大事。

96 昨天 22:40

新一轮反内卷冲锋号吹响,新兴产业民企占比高需因业施策

多位专家分析,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举措。除了传统产业,我国一些新兴行业也深受“内卷式”竞争困扰。与上一轮去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比,此次新兴产业民企占比更高、吸纳的就业更多,本轮反内卷政策要循序渐进、因业施策,妥善应对结构性就业压力。

621 07-07 21:59

刘元春:破解“内卷”必须全面启动微观治理,让竞争政策走到C位

他表示,我国的产业政策长期优先于竞争政策,进而导致一定的微观层面失序,因此,目前正处于一个时代的拐点,就是产业政策必须重新定位,让竞争政策走到舞台中央,形成宏观调控与微观治理协同发力的新格局。

271 07-07 16:57

荔枝大年快递业迎来寄递高峰,科技助力水果“保鲜”

在水果寄递方面,快递业的科技含量逐渐上升。

283 06-26 16:57

中通快递成立航空公司,各路资本纷纷入局的航空货运赚钱吗?

国内多家客运航空公司也在纷纷入局航空货运,但也有航空货运公司陷入破产清算的境地。

6 654 06-23 17:3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