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份极为重要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其中系统总结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深刻把握了历史规律、掌握了历史主动、总结了历史智慧,为我们深入分析宏观经济大势、准确把握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政策脉络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也为我们继往开来、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南。
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经济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进入本世纪10年代以来,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空前复杂,经济工作连续遇到重大挑战:一是2012年前后我国出现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出现“四降一升”问题;二是2018年美国单方面挑起对华经贸摩擦,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潮流抬头,我国外部发展环境日趋严峻;三是2020年全球范围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出现百年不遇的剧烈动荡和格局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受到内外双重挤压。
面对复杂的内外形势,中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工作的各方面。对内,提出“新常态”及其九个阶段性特征,明确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重大决策,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引导各方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对外,在经贸领域同美国进行坚决有力、有理有节的斗争,依托制度优势和体系优势稳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消费、投资、出口和民生等一系列冲击,使中国经济在斗争中增强韧性、在挑战中化危为机、在风雨中不断成长,并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经济整体复苏。党在领导经济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体现出了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
党领导经济部门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决策思路和政策脉络日渐清晰
《决议》对十八大以来党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刻全面系统的总结,从中可以看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主要思路和政策脉络,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是党高度重视对经济工作的顶层设计,突出强调战略谋划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集中对我国发展作出部署,在关键时期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判断和重大决策,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要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协调作为内生特点、绿色作为普遍形态、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共享作为根本目的,破除了普遍存在的GDP焦虑。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执行力和领导力在成功应对经济风险挑战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在复杂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
二是党高度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念和辩证统一原理,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党中央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治理的力度和节奏,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对国民经济实施精准调控,注重“稳”与“进”之间的辩证关系,确保在关键节点上看得准、抓得实。注意发现经济发展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出台“六稳”、“六保”举措,避免短期波动过大影响长期增长基础。同时保持战略定力,不搞大水漫灌,在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基础上,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以发展规划为牵引,持之以恒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努力实现了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是党高度重视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党在领导经济工作过程中,注重通过改革转变传统的宏观调控思维,将关键环节的改革与原有的经济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做出了调控路径方面的重大创新。党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市场主体潜能,做出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重点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系列开创性的改革实践和政策实践丰富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理论工具和政策工具,为党在新发展阶段领导好经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已经明确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出现重大调整,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上升,给党领导经济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决议》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成功历史经验表明,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完全有能力破除对西方经济学的盲目崇拜,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新发展道路。经济学界应秉持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治理模式和宏观调控手段,坚持不懈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
对于市场来说,则应该充分注意到《决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到党领导下的经济工作和经济政策具有高度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中央已经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在政策架构上,中央按照精准调控、分类指导的思路,逐步确立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框架。在调控的政策工具上,中央建立了综合性的政策体系,宏观调控工具包已从过去的主要依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断拓展延伸,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更明确提出,要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展望未来,党领导下的中国经济将更加稳健、更加繁荣,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都应对此抱有充分的信心。
(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
当前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金融市场运行平稳。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3月至5月“首发上海”活动期间的展会新品首发活动上浮补贴金额,给予不超过30%、最高60万元的补贴。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希望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新时代新征程挺立潮头、大显身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银行率先行动,拟募资不超过1650亿元夯实资本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