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临港蓝湾”产业链初具规模:与张江、奉贤产业联动、功能互补

第一财经 2021-11-24 08:41:32

作者:邹臻杰    责编:王艺

当下,作为赋能国内科创企业稳定发展、开拓市场的重要载体,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临港蓝湾”探索出了一套值得借鉴、复制的服务模式。

当下,作为赋能国内科创企业稳定发展、开拓市场的重要载体,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临港蓝湾”探索出了一套值得借鉴、复制的服务模式。

“我们是今年8月16日,搬迁至临港新片区,至今在临港蓝湾已运营了约半年时间。”上海科医联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总监陈鹏杰在11月15日在临港举办的“上海临港前沿产业与创业路演秀”—拟上市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专题培训活动”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陈鹏杰表示,企业迁址过程中,基础的工商、税务等事项都由“临港蓝湾”全程协助准备材料及跟进办理,企业不用跑去柜台,“这对于我们一家生物技术型企业来说考虑很周到。”

除了企业最为关心的营商环境,技术经费、生产规划、人才队伍等都是企业考虑的重点因素,也是产业园区需要为企业解决的实际问题。

“临港蓝湾”汇聚独角兽企业

上述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上海科医联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业界眼中的“独角兽”,该企业定位于肿瘤免疫治疗,拥有肿瘤免疫治疗创新药物研发和肿瘤技术服务2大平台。肿瘤免疫治疗创新药物研发平台致力于CAR-T药和大分子药的研发、肿瘤技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分子诊断和细胞技术服务。该企业拥有27项发明专利和18项实用新型专利。

“我们生物医药企业前期几乎没有收入来源,是非常需要有一些研发的经费来源。因此,我们了解到,临港新片区对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有一些针对性的政策补贴,一般会在20%~50%间。”陈鹏杰说,“以我们的一项技术研发课题为例,需要先在申报期内递交材料,再有相关的专家组进行评审;一旦立项通过后,就会先补助50%,等项目验收后再补助剩下的50%。”

如今,在肿瘤CAR-T治疗领域,该企业已获突破性进展,其中一项实体瘤CAR-T疗法的研发进度在全球处于首位并且已经在今年5月28日提交了Pre-IND申请,预计明年6月份获得临床1期批件。在大分子药治疗领域,其中一项实体瘤研发进度在全球处于第二位并且在今年11月底提交一项IND申请,预计明年5月份获得相应的临床1期批件。

除了研发支出的补助外,稳定、充足的人才队伍也是企业发展的命脉。陈鹏杰说,我们有一些科学家,他的住地大部分在市区,离临港新片区普遍较远。因此我们的人事部门在招聘时的压力较大。

而招聘科学家这一问题也在逐步得到解决。临港奉贤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洁琳告诉记者,园区成立了大服务团队,目前已形成入驻手续服务、人才服务、科技政策服务、金融服务、生活配套服务五大模块。比如,在人才服务方面,园区定期在搜集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组织线上招聘会,同时,根据精准需求,也会到各个高校做定点宣传。

李洁琳进一步表示,在生物医药人才方面,由于该领域人才专业知识普遍较高,结合临港新片区的产业政策,我们也在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平台,陆续推出以产业功能为主的培训,让我们园区成为企业、人才的定点输送载体。

记者了解到,“临港蓝湾”坚持“产城融合,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对标美国尔湾,着力推进了临港蓝湾国际社区的建设。

至2020年底,国际社区首期1.5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形成了上海世外临港外国语学校、临港新片区体育中心、临港美爵酒店、蓝湾天地商业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中央公园等综合配套,携手绿城、碧桂园、保利等打造了高品质人才居住空间,基本形成了产业、社区、教育、公园、体育、商业、文化等全维度体系,形成了留业、留人、留心的发展港湾。

临港奉贤平台研究制定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临港蓝湾园区将形成“5个1000”的发展,即园区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园区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园区综合物业空间达到1000亿元、园区高端创新人才超过1000名、园区培育出市值1000亿元的企业,形成临港新片区的重要发展极。

与张江、奉贤产业联动、功能互补

何以选择“临港蓝湾”?事实上,相当一部分的入驻企业表示,该园区对于张江、奉贤等地的战略新兴企业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张江的氛围比较偏重研发,但研陆续有成果产出后,企业需要投产就要买地、建厂房,而刚好企业在临港新片区就可以对产品进行迅速量产。”

记者了解到,目前,临港新片区的“临港蓝湾”形成了以生物医药、氢能产业、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智能装备为主导的特色化产业发展体系。先后引进了君实、透景、白帆、臻格、和元、药明康德等数十家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生命蓝湾”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特斯拉、上汽等辐射效应,“临港蓝湾”形成了以均胜、达亚、SAS、B&E、捷英途等关键配件企业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

上海捷英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施艳英告诉记者,“我们企业是2017年搬迁过来临港,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制造吸音棉,设计、开发和制造汽车内外饰零件。生产的国产吸音棉进口替代属性强、价格具有竞争力,因此也在持续为为特斯拉等大型车企做配套。”

该负责人也表示,由于近年来产能持续扩大,公司也正在和“临港蓝湾”洽谈厂房扩建事宜,“园区在生产用地落实方面给予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下一阶段,我们已经初步达成要扩建20余亩地的意向,进一步为周围企业做支持。此外,园区对于企业人才落地特别关心,为我们公司提供了一些很不错的人才公寓。”

为何从2017年开始就持续看好临港?该负责人也表示,首先,临港新片区的发展是国家战略,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惠及企业的好政策;其次,我们的公司是为大型车企做零部件配套的,是生产制造型公司,可以服务于临港新片区的车企产业链。

与张江、奉贤的产业联动,另一家坐落于“临港蓝湾”的医疗企业也深有同感。

上海昊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杰告诉记者,“由于我们企业主营业务是为介入医疗器械生产商提供配套产线及配件,属于生产型企业,原本为了服务张江的医疗器械客户则就将公司设在了张江。他表示,如今,许多客户从张江搬到了临港新片区,考虑到我们后续生产也需要布局有精密加工、新材料等,我们也将公司整体搬迁到了“临港蓝湾”。

上海昊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始创于2013年,公司目前拥有制造设备平台、耗材平台、能量平台等三大产业平台;专业覆盖研发、生产、体系和销售,且公司拥有80余项专利技术,为高新技术企业,生产体系通过TUV认证的ISO13485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刘春杰表示,公司的业务涉及到介入医疗器械的合约生产、合约研发领域,未来,公司将打造一个从前端研发到产品实现的全流程服务模式,也就是高端医疗器械CDMO企业。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