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11月22日,拜登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并提名布雷纳德担任美联储副主席,待参议院投票通过之后,该任命将生效。目前,美联储理事会仍余三个空缺职位有待拜登提名,其中包括负责监管的副主席这一重要职位。
拜登选择鲍威尔担任主席,传递了哪些信息?
首先,拜登的决定反映了对于美联储此前政策的肯定。拜登的表态中提到,鲍威尔和布雷纳德领导下的美联储采取了“果断的行动(decisive action)”来帮助美国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肯定了美联储先前所采取政策的有效性与及时性。过去几个月中,由于美国通胀持续高企,市场上不乏质疑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步伐已落后于经济周期、加息为时已晚的声音,此次鲍威尔获连任提名,传达了拜登对于鲍威尔领导下美联储的肯定与信心,有利于市场重塑对于美联储的信任。其次,拜登强调了对于货币政策连续性与独立性的重视。拜登在表态中指出,美联储需要保持稳定和独立(We need stability and independence at the Federal Reserve)。正如黑泽尔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史》中所言,自美元抛弃金本位之后,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对于未来价格预期的平稳,是实现当前价格稳定的必要前提,这必须要求公众相信中央银行会保持政策的连贯和一致性。此前,拜登在鲍威尔和布雷纳德之间犹豫了许久,最终选择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正是出于对政策连贯性的考虑。面对高通胀和就业不充分的两难经济局势,其实不管是鲍威尔还是布雷纳德上任,最终做出的政策决策都不会相差太多,但市场普遍认为布雷纳德相较于鲍威尔更加鸽派,这也就意味着选择布雷纳德会导致短期内加息预期的移动,对资产价格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将两人分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与副主席,既能规避上述风险,又能使布雷纳德在银行监管、气候变化、数字货币等议题上所持的异见,在美联储往后的决策中,能够起到充分作用,是当下拜登能做出的合理选择。
美联储下一步怎么走?
目前,美联储对于通胀仍持观望态度,而拜登政府正通过除货币政策外的其他手段试图缓解通胀压力。11月FOMC会议后,鲍威尔表示,通胀是“过渡性”的,供应链瓶颈是造成当下高通胀的主要原因。在上述逻辑下,缓解通胀需要畅通供应链,加息虽然可以抑制总需求、挤出金融体系中部分流动性,但却不利于缓解美国所面临的供应链压力。
美国所面临的供应链压力一方面来自于全球疫情。由于美国较为依赖进口,其国内消费品价格的高企,与世界主要工业品出口国经济复苏缓慢息息相关,美联储加息将迫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央行跟随加息以防资本外流,在疫情依然反复的情况下,信贷压力的加剧或将导致更多工业国的企业破产倒闭、生产恢复困难,对于美国而言,不利于缓解其进口品的供给压力。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中的结构性问题也是美国供应链压力的重要原因。目前美国劳动参与率稳定维持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职位空缺数连续几个月位于1000万以上,少数族裔和低收入人群的就业情况仍不容乐观。加息并不能使劳动力供应恢复,反而可能对实体经济形成压力,加剧就业市场中的不平衡问题,对于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造成更为沉重的打击。
在这样的考量下,不难理解为何美联储依然保持观望的态度,同时拜登政府则开始动用自身力量寻求缓解通胀压力。一方面,拜登正试图联合印度、日本、韩国等国联合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增加原油供给;另一方面,拜登有可能通过取消部分关税来降低国内通胀压力。货币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美联储的谨慎态度无可厚非,如果拜登能够通过一些政府手段暂时抑制通胀,帮助美国渡过全球疫情缓解前供需缺口最为紧张的这一段时期,美联储则无需通过快速加息来抑制通胀,也能避免对美国经济的潜在伤害,对于力图在中期选举前尽量避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以防造成选民不满的拜登政府而言,也是最优解。鲍威尔的提名公布之后,美股高开低走,预计后续并不会造成大幅资产价格波动。美联储加息门槛的不透明仍将是后市美元资产价格波动的主要来源。
(作者为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员董澄溪)
本土供应链凭借技术突破、快速响应和成本优势,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将不仅是单点技术的比拼,更是生态协同能力和供应链整合效率的较量。
董明珠没有再担任格力电器的总裁,以张伟为首的格力年轻化管理团队走上前台。
维亚斯教授担心,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面临价格和通胀的双重压力。
中国是欧姆龙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自欧姆龙在中国开展业务以来,中国的血压计市场规模已接近2000万台,潜力巨大。
意法半导体与英诺赛科签署氮化镓技术开发与制造协议,合作推进氮化镓功率技术的联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