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已开始探讨提前缩表的可行性,但是否提前、提前多久却依然存疑。
美联储此次会议有三大关键点:一是此前已基本被市场纳入预期的Taper加速,二是上调了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测;三是强化了加息预期。
美东时间11月22日,拜登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并提名布雷纳德担任美联储副主席,待参议院投票通过之后,该任命将生效。
Taper开启后,随着美元流动性的增速放缓,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外溢效应从金融渠道和实体经济渠道同时向国内传导,通过近期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我们可以对Taper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管中窥豹。
在经济增长边际放缓、通胀压力持续显现之下,投资者对于美国经济滞涨的担忧不断上升,为承担额外通胀风险而要求的风险补偿也随之上升,美联储公布的DKW模型下对美债名义利率的拆解显示,5年期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中隐含的通胀风险溢价近几个月皆由负转正且不断上升。
【阅读提示:本周一财号推出“国庆天下知”专题,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全球动态,坐在家中,了解天下事。】
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小幅上升0.4达到59.9,高于市场预期的58.5,分项中产出、库存、新订单指数均有所上升,唯有制造业就业指数下降了3.9。第一,制造业产出和新订单指数皆有上升,在制造业生产增长的情况下,用工需求理应上升,但同时制造业就业指数却超预期下降,说明美国制造业就业的问题可能不在需求侧,而在于劳动力供应。第二个矛盾点在于,8月美国ISM制造业PMI数据与就业、消费者信心的数据方向相反,可能意味着美国需求端与生产端趋势出现了背离。ISM制造业PMI分项中产出和新订单指数的上升表明美国制造业生产仍在复苏之中。
阶段一:今年年初至三月中旬,基本面预期向好,实际利率主导美债收益率上行。年初美国开始大规模接种疫苗,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人数占比一月初尚不足2%,三月初已上升至20%以上,新增病例数由25万下降至5万左右;经济复苏周期启动,市场信心向好,叠加通胀预期持续走高推升名义利率上行。期间美债收益率的上行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基本面预期的向好。
未来一个时期,随着碳减排计划的推进,绿色金融将对我国的权益市场、固收市场、衍生品市场和跨境投资产生新的影响。但有一点风险需要指出,即ESG概念也可能在短期内被爆炒,出现前段时间股市对于蓝筹股的抱团爆炒的类似现象。
植信投资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员,主要关注国际金融及就业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