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真正的星辰大海。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年创业者冯常俊创造了一个边远地区农产品电商的神话。2021年初,他销售的高原藜麦单品获得了拼多多杂粮类目销量第一名,成为格尔木市最大的电商商家。
在当地一间民房,他每天向全国各地发出2000个藜麦包裹,全年累计销售藜麦超过千万元。今年底,这位年轻的老板又打磨出一款潜力爆品杂粮青稞,期待大卖。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海外硕士毕业的新疆姑娘赵闫,放弃澳洲“绿卡”回到家乡,拉上自己的两个双胞胎弟弟,专门从事新疆红枣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仅仅用了3年,她就成长为平台头部商家,店铺年销红枣3000万元,带领当地合作社村民一起致富。
电视剧《山海情》的原型、闽宁镇上的留守妇女们组建起电商扶贫车间,通过电商渠道把闽宁凉皮、蘑菇等产品销往全宁夏……
2021年,一批新农人、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涌现在我国农村电商领域,推动农产品上行主流化发展。
11月26日,瞭望智库发布《2021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报告认为,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是一场重配农业生产要素的革命,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
在坚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新发展格局下,农村电商也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农村电商发展趋势图,图片来自《2021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
今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及“培育国产优质品牌”“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强化品牌保护”。
在四川大凉山深处,“离太阳最近,离城市最远”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盐源苹果,已借助电商打造出亿级产业。
从养在大山深处无人识的“丑小鸭”,到成为全国消费者熟知的“网红果”。自2015年起步,短短几年时间,盐源苹果在线上的销售占比跃升至50%左右。
2020年,盐源苹果在拼多多“苹果畅销榜”排名第一,销量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产区苹果。
每天,有数千万订单诞生在农村地区,农产品上行每年的新增市场规模超过千亿级别。新战场、新征程,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孵化出海量就业岗位。
相比传统电商依靠工业品下乡助力乡村发展,新电商正在通过变革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农产品上行的方式寻求困局破解的密码。
报告显示,开拓性的分布式人工智能“农地云拼”体系,正在带动农产品大规模上行,让偏远地区的农产品突破传统流通模式限制,直连全国大市场。
此举打破了农产品传统销售渠道限制,延长了农产品价值链。同时,现代物流体系的助力,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销售规模化。
新电商“农地云拼”重塑农村供应链,图片来自《2021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随着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数字科技农业也正引领农村电商发展新趋势。
近年来,一批中国两院院士、农业科研机构,与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致力于整合双方的科研、资金和用户规模优势,加快科研成果向农业规模化生产转化,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为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带来强大驱动力。
随着新农人、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农产品线上“品牌化+平台化”方向趋势发展明显,农业科技、人工智能等正在持续推进农村的数字化发展。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商正在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新载体。
你们看,这片闪耀的星海,广阔无垠,大有可为。
湖北近年来涌现出潜江龙虾、随州香菇、洪湖藕带、武当山茶等多个区域公用品牌。这些优质农产品如何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美国农产品运输联盟负责人更是直言,美国农产品行业的全面危机已经到来。
谢少锋指出,将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作为系列人工智能政策文件之一,该意见为无锡人工智能发展绘出一张“路线图”。
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在标准和规则等领域加强互融互通,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