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央企总部加速“离京”!这些城市为何成为主要落户地

第一财经 2021-11-29 20:12:12 听新闻

作者:祝嫣然    责编:姚君青

央企总部迁移的历史进程加快。一部分央企总部向雄安新区集中,另一部分则是结合自身发展所需,聚焦主业靠近产业前沿。

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央企改革的推进,央企总部搬离北京的步伐不断提速。中国电子集团董事长芮晓武日前透露,今年12月,中国电子将完成集团总部迁至广东深圳,深度融入大湾区的建设发展。

这并不是个例。中国船舶集团总部将于12月搬迁至上海,今年9月新组建的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已在上海挂牌,中国三峡集团搬往武汉,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中化控股集团、中国华能集团都宣布落地雄安。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央企总部迁移的历史进程加快。一部分央企总部向雄安新区集中,另一部分则是结合自身发展所需,聚焦主业靠近产业前沿。

疏解非首都功能提速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已有7家央企决定将总部搬迁至京外或在北京以外的地方落户。

新华社旗下《财经国家周刊》援引国务院国资委人士称,推动央企总部离京,势在必行。央企总部选址并非易事。既要结合自身发展所需,贴近市场前沿,更要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彰显优化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意图。

李锦对第一财经表示,自2014年国家提出北京市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核心后,北京就拉开了央企总部“离京大幕”。目前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动作明显加快。

目前全国共有120多家央企,包括非金融类央企96家、金融类央企26家,行政类央企3家,文化类央企3家。中国经营性中央企业一共有96家,其中上海5家、东北5家、广东4家、河北雄安2家、成都1家、港澳4家,其余均在北京。

李锦分析,中央企业总部集中在北京,是计划经济模式遗留下来的问题,因为很多央企总部本来就是国务院下属的部委,后来才改制企业,就留在了北京,有些后成立的也留在北京,这不光是计划经济思维,还有中国人文化习惯。目前央企总部过度扎堆在北京,不利于央企本身的市场化发展,也加剧了北京的城市运行负担。

河北雄安新区已经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一些中央企业已经或即将“落地”雄安。按照中央总体工作部署,从今年起将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批标杆性项目。

今年5月10日,中央企业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持雄安新区发展暨央地合作座谈会在雄安举行。令外界关注的是,有50余家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是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4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公告称,将组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国资牵头的卫星互联网运营公司,主要承担统筹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任务。

5月8日,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公示的营业执照信息显示,登记机关为河北省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住所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启动区企业总部区001号。

中国华能集团官网显示,8月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与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在雄安新区举行会谈,就支持雄安新区发展、高质量推进搬迁工作、加强相关领域合作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舒印彪称,华能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总部搬迁和企业发展为契机,统筹谋划,高质量推进搬迁工作落实,做好示范表率。同时,加强与雄安新区在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布局、金融、科技等领域深度合作,助推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

向产业前沿集中

除了迁往雄安,向产业前沿集中是央企外迁的另一种思路。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于9月26日官宣将总部搬迁至湖北武汉,这实际上是一次“回迁”。1993年9月27日,为建设三峡工程,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正式成立,总部设立在湖北宜昌。

三峡集团称,随着此次总部搬迁湖北武汉, 中国三峡集团将更好服务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长江大保护、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努力打造成为央地合作典范标杆,为推动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至此,武汉拥有的央企扩容为三家——东风汽车、三峡集团、中国信科。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一线城市广州(南方电网、南方航空),在内地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9月25日,由中国西电集团与国家电网公司下属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集团及南瑞恒驰、南瑞泰事达、重庆博瑞重组而成的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也选择落户上海。

李锦表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的落户,将进一步巩固上海的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地位。这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作为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的龙头,上海地处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交汇点。近年来,上海提出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中国船舶集团总部将于12月搬迁至上海。中国船舶集团于2019年10月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今年8月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船舶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船舶集团将加大在沪发展力度,加快在沪产业布局调整,大力推进船海创新资源在沪集聚发展,努力提升船海装备产业发展能级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助力上海城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李锦看来,上海一直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标杆城市。头部企业加标杆城市的组合,既擦亮了“上海制造”的名片,又将助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中国电子迁往深圳也有迹可循。早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芮晓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中国电子集团将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把旗下90%的资产转移到深圳,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深圳是全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特别是电子制造业有深厚的基础,非常看好深圳发展智能制造的前景。

去年12月29日,中国电子在深圳挂牌成立“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公司是中国电子组建的网信业务运营平台,是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其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均超千亿元,由多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战略入股,旨在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 当时就有行业人士分析,中国电子以国企改革契机在深设立集团控股公司,是为了将其业务重点逐步转移到深圳。

中国电子到来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给深圳增加了一家世界500强,而是实力骨干央企与信息产业重镇要强强联手,为国家创造更大价值。

此外,还有一批央企战略性重组即将落地,新组建的中国物流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的总部落地计划也备受关注。

“目前央企改革重组已经进入加速通道,中国物流集团、中国稀土集团都已纳入筹建日程,总部可能设在雄安。如果从带动区域发展角度考虑,中国稀土集团总部放在江西也是对江西的支持。”李锦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