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年末,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冲击波席卷全球市场,全球局势再添变数。第一财经·2021年金融价值榜,携手“年度机构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为你预测2022。
第一财经: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如何?政策如何规避风险?
邢自强:2021年,全球都继续采取了有史以来罕见的大幅度宽松政策、普遍快速加杠杆,而在全球贸易需求推动中国出口的背景下,中国抓住窗口,积极去杠杆,重塑房地产、互联网平台、碳排放等监管框架,中外对比鲜明。今年,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已大幅降低10个百分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实际增速已低于零。与疫情前的杠杆水平相比,中国的宏观债务率升幅处于全球最温和之列。相比之下,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经济体宏观杠杆率同期均上升了25~30个百分点,远高于中国,这为中国政策下一步回归常态、重新聚焦高质量增长,奠定了基础。
鉴于当前经济增长已显著回落,低于潜在增长水平,以及房地产领域面临的硬着陆风险,今年以来的快速去杠杆阶段将接近尾声,政策已近拐点。2022年财政和信贷政策将更为宽松积极,有望推出一揽子措施如减税降费、促消费,以及绿色基建投资等。而监管改革,在过去一年的大踏步迈进后,有望进入更渐进更为协调的阶段,更透明的机制将会落地。在以上政策及时调整之下,经济增长或在四季度触底,2022年温和复苏。
预计2022年GDP同比增速有望达到5.5%,回归到潜在增速。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有望加速,部分抵消房地产下行的拖累。私人消费也将适度回暖,虽然在“动态清零”防疫措施下难以回到疫情前的增速。另外,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由于美国补库存动能强,出口总体仍保持稳健,稳健的经常账户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风险方面,政策亟需积极调整、与时间赛跑,主动妥善防范房地产的传导效应。正因如此,增长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调整的节奏和成效。倘若房地产溢出风险发散,经济增速或将进一步跌至4.5%。
(作者为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
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完善再分配以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新关税措施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预期股市将部分反弹,但标普500指数目标价下调,债券和黄金上涨,美元走软,投资者应采取管理波动性、利用波动性和寻求波动以外机会的策略。
标普500指数第一季度下跌4.6%,纳斯达克指数大跌10.5%,双双创下2022年以来的最差季度表现。
2025年初的积极因素有可能相互强化,形成一个更良性的循环。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发表2025至2026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