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央行答一财: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855亿元已落地,约减碳2876万吨

第一财经 2021-12-30 17:13:12 听新闻

作者:杜川    责编:徐燕燕

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已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1425亿元,共2817家企业。

“目前,两个工具已经顺利落地。人民银行向有关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已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1425亿元,共2817家企业,带动减少排碳约2876万吨。”12月30日,在央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绿色金融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对第一财经表示,后续人民银行将继续用好这两个工具,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投放绿色低碳领域,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行推出两个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二是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这也被业内看作是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组合拳。

孙国峰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的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减碳领域的发展,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工业清洁燃烧和清洁供热、民用清洁采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煤层气开发利用等七个领域。

谈及两项工具之间的差异,孙国峰指出,两个工具既各有侧重,也有共同点,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重点支持作为传统能源的煤炭煤电的清洁高效利用。这是考虑到我国具有“富煤”的资源禀赋,要“先立后破”、“两条腿走路”,在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继续支持煤炭煤电的清洁高效利用,既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也有助于科学有序减碳。两个工具共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他同时指出,两个工具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都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相关领域内的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人民银行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一定比例予以低成本资金支持。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比例是60%,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支持比例为100%,利率均为1.75%。

“为保障精确性,同时发挥政策的引领示范效应,对于碳减排支持工具,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孙国峰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行动者”施耐德电气:构建全球脱碳生态圈

【编者按】随着ESG多项国际准则生效实施,ESG的发展进入新纪元。2024年,ESG理念迎来2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与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第一财经联合推出“ESG+20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系列访谈”节目,通过对话20位中国企业家的形式,结合实地走访受访企业的实践成果,探讨中国企业领导者在可持续发展、ESG及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洞见、成果和领导力。

156 07-02 11:23

“风光氢氨醇”一体化产业链的堵点

尽管赛道火热,但“风光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对技术和新能源系统管理协同要求高。同时,氢能企业普遍亏损,金融支持明显不足,产业链面临诸多挑战。

437 05-06 19:46

从生产设计到回收处置,两机构描绘塑料包装可持续发展路线图

塑料在包装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与金属包装、纸包装、玻璃包装共同构成四大主要包装材料。

7 129 03-28 09:09

林伯强:推动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助力全国碳市场发展丨能源思考

建立和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消费侧碳足迹测量方法学显得尤为关键。

265 03-18 22:14

减碳风暴席卷全球航运业,产业链共议应对欧盟碳税“中国方案”

随着更多脱碳法案的相继出台,航运业的成本将大幅抬升,需要进行重大的技术和运营变革,重塑航运业的成本结构和商业模式。

764 01-17 19:0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