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程实:中国绿色能源转型恰逢其时︱实话世经

第一财经 2022-01-05 21:38:40 听新闻

作者:程实 ▪ 徐婕    责编:任绍敏

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绿色技术突破性进展为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创造了更多可能。随着全球“绿色高效”的时代主题拉开序幕,绿色能源转型越成功,对中国未来繁荣稳定将越有利,中国绿色能源转型恰逢其时。

受到疫情影响,全球经历了能源价格大幅上涨,2021年前三季度能源价格指数上涨近70%。站在能源价格高位震荡的重要节点,浙江工商大学陈宇峰教授新近出版的《能源冲击与经济传递:理论及中国经验》对于从学术视角审时度势而言,可谓恰逢其时。

一是逢当前能源短缺之时。疫情反复使得产能缺口始终无法全面恢复,全球经济有序恢复与极端气候频发加剧能源需求,供给侧冲击与需求侧刺激彼此共振,激化了全球能源供需缺口。

二是逢未来能源波动之时。随着极端气候变化或将长期伴随人类发展,地缘政治震荡对能源安全的影响从未消弭,绿色能源转型进程不断推进,全球能源市场在未来或将迎来更大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

三是逢绿色能源转型之时。新时代的能源革命正在悄然发生,全球可再生能源不断发展,根据《2021年可再生能源容量统计》,2020年所有新增电力中80%以上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占新增可再生能源的91%,绿色产业稳步推进,环保政策陆续出台,绿色能源转型势不可挡。

生态兴则文明兴。传统工业时代以化石能源为支柱,形成了高能源消耗与高环境损耗的生产模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惨遭破坏,环境危机越发严重。面对日益频发的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粗犷型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绿色转型的发展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消费偏好也随之发生变化,绿色可持续市场空间广阔。

与此同时,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绿色技术突破性进展为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创造了更多可能。随着全球“绿色高效”的时代主题拉开序幕,绿色能源转型越成功,对中国未来繁荣稳定将越有利,中国绿色能源转型恰逢其时。

一是逢天时: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绿色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要政府理念引导与法律制度保障。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展现出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

“十四五”时期,我国绿色转型建设进入了以“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时期。以推动绿色发展为目标,配套产业政策相继出台,能源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国家到地方各层级“十四五”能源规划衔接有序推进,将绿色能源转型的目标拆解压实到各级各地的减排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从政策制定与制度发展上积极带动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正如陈宇峰新著中所论述的,我国良好的宏观政策、完善的制度体系提升了国内宏观经济韧性,增强了应对国际油价变动的冲击能力,削弱了国际油价波动在宏观尺度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在绿色能源转型过程中会引致巨大的投融资需求,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估算,到2060年期间,每年会有GDP的1.5%至2%的投资被应用在绿色能源科技创新与技术转型。我国金融政策层面也积极鼓励金融参与者,将绿色能源转型纳入主流经济活动决策中,通过引导金融资本优先支持绿色发展创新,进一步完善价值实现机制,创造绿色能源转型的投资价值,从而形成资本逐利与生态保护间的正向循环机制。

二是逢地利:科技创新迅速推进。

科技创新是绿色能源转型最重要的驱动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中国在新能源、电动车等体现绿色能源经济的领域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提供巨大机遇。随着绿色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一方面,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撑,产业布局将更加科学,陈宇峰新著中以高增长、高能耗、低自给率的浙江省为例,发现当产业结构由高能耗的第二产业向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倾斜时,能源对于区域经济的冲击效应得到根本缓解,并求解出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八个具有调控潜力的行业部门,为产业布局转型升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最优路径。

另一方面,产业链发展也将不单单是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过程,而是基于科技进步,对纵向生产体系与横向要素结构进行优化,重构能源与其他生产要素间的关系,一如陈宇峰新著从产出效应与替代效应的角度,揭开了能源与劳动力要素之间的非线性替代关系。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以通过积攒的历史经验与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更好地研判能源创新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科技创新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加深,将有更多创新技术与理念涌现出来,为绿色能源转型带来更多选择。

三是逢人和:绿色理念不断深化。

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绿色发展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绿色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全面刷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55%的受调查人认为,环境和发展可以做到相互促进,保护环境会带来新的机遇;只有不到4%的人愿意选择以环境明显恶化为代价,得到收入的明显提高;同时,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例如,当产品品质相同时,有90%的人会选择环境友好企业的产品。

陈宇峰新著中能源冲击与中国汽车消费需求量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关联恰好与之呼应,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国际油价变动与汽车消费需求量之间的对称互补性关系。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生产生活之中,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绿色转型再也不是“拖累”增长的绊脚石,而是经济发展的新抓手。

从告别散煤取暖,到新能源公交,再到生活垃圾分类,绿色生活成为现代新风尚。作为世界的一分子,中国树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叙述着新的绿色增长故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如今,世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变化中的世界正向可持续方向发展。而此刻,我们恰好站在了能源冲击与绿色能源转型的时代交汇点,有幸直面这一重塑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程实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徐婕系工银国际宏观分析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