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德尔塔合并奥密克戎毒株出现 张文宏称目前中国“未到开放时”

第一财经 2022-01-09 14:25:48

作者:钱童心    责编:刘佳

隔离政策取决于疫情的发展,中国能否逐渐地开放取决于全球疫情的情况。开放的前提是安全,比如疫苗的广泛接种以及新药的上市,我认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看,现在中国还不具备开放的基础。

1月8日,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天津市新增2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经分析比对,并经中国疾控中心确认,2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1进化分支),属于同一传播链。

天津迎战“奥密克戎”为中国的抗疫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1月9日上午举行的一场线上会议上表示:“隔离政策取决于疫情的发展,中国能否逐渐地开放取决于全球疫情的情况。开放的前提是安全,比如疫苗的广泛接种以及新药的上市,我认为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来看,现在中国还不具备开放的基础。”

奥密克戎会“咬人”

针对一些观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相对温和,可以被视为“大号流感”,张文宏予以驳斥。他在1月8日的一场线下会议上警告称:“对于缺乏免疫力的人来说,奥密克戎它是会’咬人’的。”

张文宏认为,目前来看,通过接种新冠加强疫苗仍然能够提供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产生重症的有效保护,他鼓励人们积极接种疫苗。

从研究团队发表的数据来看,一项去年晚些时候发表的国药疫苗研究表明,三剂灭活疫苗对中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有效性弱于对新冠原始毒株的中和效力。香港大学微生物学家袁国勇等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接种两剂科兴疫苗无法产生能够中和“奥密克戎”的抗体。

近期,世卫组织乐观预计,新冠大流行有望于2022年年底前终结。对此,张文宏提出了结束新冠流行的两种模式。他表示:“一种模式是通过高效的疫苗和新药降低病毒传播,快速结束疫情,并从大流行过渡到地方性流行;另一种模式是通过高效的疫苗、维持强化的社会与公共卫生措施、保证充足的医疗资源,逐渐进行过渡,避免医疗资源的挤兑。”

张文宏回应了人们未来是否需要持续接种新冠疫苗的问题。他表示:“我认为现在判断需要持续接种新冠疫苗的证据仍然不充分,比如在美国,自然轻症感染越来越普遍,未来是否需要接种还是要看疾病的症状是否会更加严重。”张文宏认为,大部分疫苗无需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除外。

目前“奥密克戎”正在美国和欧洲大肆流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的显示,截至上周五的一周,美国平均每天报告的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超过60万例,这比前一周增加了72%,创下了大流行以来的新高;法国周五和周六新冠感染数也连续两天突破30万例。

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可能导致比其他新冠变异株更加轻微的症状。最新的数据来自法国公共卫生部 (SPF) ,该部门发布的一项针对338例感染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的确诊病例结果显示,患者中只有5人住院,并且其中3人未接种疫苗;病例中没有人住进重症监护室。

另据法国医院系统AP-HM周五发表的一份新闻稿,在马赛重症监护病房中,86%的新冠患者没有接种疫苗。

警惕冠状病毒重组

就在全球“奥密克戎”变异株病例激增时,来自塞浦路斯的研究人员有了新发现。塞浦路斯大学生物科学教授科斯特里基斯(Leondios Kostrikis)和团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新冠病毒株,在德尔塔的基因组中,该病毒具有奥密克戎的遗传特征。

该团队周六公布了这项发现,并称已经在25例感染新冠的患者中发现了这种结合了两种变异株特征的病毒株,暂将新发现的毒株命名为“德尔塔克戎”(Deltacron)。

目前团队已将病例序列发送至国际数据库GISAID。研究人员称,25个样本中的11例来自新冠住院患者。科斯特里基斯的分析表明,与未住院的新冠患者相比,在新冠住院患者中“德尔塔克戎”毒株更容易被发现,这种新毒株很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尚未被发现。

这并不是研究人员首次警告德尔塔合并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病毒重组的风险。印度病毒专家此前警告一种新的被称为“德密克戎”(Delmicron)变异株的风险,但未提供科学证据。

上个月,疫苗厂商Moderna公司警告称,在奥密克戎和德尔塔同时传播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同时感染上两种毒株,而且不排除两种毒株会变异成为一种“超级变体”的可能性。

Moderna首席医疗官保罗·伯顿(Paul Burton)博士表示:“两种毒株在一个同一个宿主身上很有可能交换基因并引发更危险的变异。”

不过最新发现的25例合并德尔塔基因和奥密克戎变异特征的病毒株,并不意味着两种变异株就发生了基因重组事件。

一位病毒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不排除这种“重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但是这需要非常特殊的条件和事件巧合才会发生,这些事件一般很难控制或者预测。

根据历史上的经验来看,冠状病毒的重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中科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就曾表示,应警惕冠状病毒重组。

高福说道:“与病毒的自然变异相比较,更大的危险来自于病毒可能发生的重组。”他认为,与某些病毒变异的突变相比,病毒重组更加值得关注。“但是冠状病毒可能发生的重组才是真正的’大巫’,现在的变异只能算是’小巫’。”高福表示。

张文宏也表示:“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病毒株如果与其他冠状病毒,比如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病毒发生重组,情况就会比较糟糕。”

研究人员同时强调,就目前的数据来看,仍然无法判断“德尔塔克戎”病毒株是否会感染更多人,也无法对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科斯特里基斯在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称,需要在未来继续监测该病毒株的致病性和传染性。不过他相信,从奥密克戎目前的流行程度来看,肯定超过“德尔塔克戎”。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大多数患者发病7天内有传染性, 卫健委发布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医疗机构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于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756 07-31 17:36

独家|张文宏解释为何此次基孔肯雅热病毒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传播较快

“中国既往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对该病的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张文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843 07-26 13:36

世卫组织警告“20年前疫情正重演”!这一岛屿三分之一人已感染

据估计,留尼汪岛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经感染。该病毒目前正在蔓延至马达加斯加、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家,并已在包括印度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国家出现疫情。

835 07-23 10:52

累计确诊病例超2000例!专家详解佛山基孔肯雅热如何暴发,未发现人传人

基孔肯雅病毒不会在人际传播,人通过被带毒的伊蚊叮咬而感染,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伊蚊在叮咬有病毒血症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8至12天的潜伏期再传播病毒。

544 07-21 21:17

又一款“全程一次用药”的国产流感口服药上市,张文宏团队牵头研发

单剂量口服玛硒洛沙韦能够有效减轻流感症状,快速降低病毒水平并清除病毒,且无需要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326 07-18 14:4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