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8日,央行新闻发布会之后,市场对宽货币产生了新的期待,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
我们认为,央行“大水漫灌”的可能性并不大,隔夜利率、7天回购利率中枢并未大幅下行,央行降息是为了实体经济,而不是为了债市加杠杆。
债券市场已经对“宽货币”进行了过度充分的定价,而对其他稳增长政策预期严重不足。央行降息和表态如此急迫, “宽货币”不可能单兵突进,后续宽信用、宽财政、稳地产政策跟上,均利空债市,同时一季度经济超预期概率并不低,
“短多长空、但先追涨再说”的一致预期本身就是风险,不可能所有人都可以精准逃顶、把最后一棒交给别人,当前已经是2021年3月我们提出“债牛已至”以来的最好卖点。
央行层面,稳增长的关键是宽信用
在央行本次新闻发布会中,基本逻辑是加大对实体经济服务力度,而落实到实体经济就是宽信用。
具体到宽信用的表述,此次与之前有较大的不同。我们在2021年初提出进入“紧信用”阶段,8月信贷工作会我们认为转向“稳信用”,而当前可能进入适度“宽信用”阶段。
具体表述看,此次关于宽信用新增提法包括:“避免信贷塌方”、“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金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金融机构将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五个季度宏观杠杆率下降,为未来货币政策创造了空间,杠杆越低空间越大”。
其中,关于杠杆率的表述我们认为至关重要,因为“宽信用”最大的约束就是“宽信用等于加杠杆”,而加杠杆一直被认为是不好的。
在保留社融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基础上,此次刘国强副行长增加了一个新的角度,“杠杆率连续五个季度下降、创造了空间”,这表明杠杆率可能进入上行期,“宽信用”的可能性显著上升。
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发布会专门解释5年LPR的问题,“LPR是一个宏观变量,它的变动不针对具体的行业”、“发放中长期贷款,比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等,这些利率定价期限比较长,参考的是5年期的LPR”。这一表述反驳了市场一直担忧的“5年LPR是针对房地产,因此难以下调”,我们预期5年期LPR会下调,且下调10BP的可能性存在。
从发力时点看,也比之前市场预期要提前。此次发布会明确“发力靠前”、“一年之计在于春”、“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均指向在一季度要实现信贷发力。
宽货币加码必要性不大,“大水漫灌”弊大于利
此次新闻发布会有一个提法引起市场普遍关注,“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很多观点认为这表明央行会继续加码宽货币,从债市反应看,已经隐含了增量降息预期。
我们认为,宽货币已经在2021年12月的降准、2022年1月的降息中充分体现,后续货币政策工具箱更大可能是指针对宽信用的工具,例如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MPA参数调整、信贷额度调整等。
如果假设“宽货币”继续加码,有两种方式:
1、再次降息,但再次降息的前提应当是看到一季度经济并未看到起色,而我们认为在各方面政策均会发力的情况下,一季度经济见不到起色的可能性不大;
2、“隐性降息”,即将货币市场利率保持在偏低的水平,但我们回顾历史,只有两种情况会出现货币市场利率显著低于政策利率,一种情况是金融系统传染性风险,例如包商事件、永煤事件;另一种情况下是经济危机,例如2008年底、2020年3-4月。从目前看,似乎这两种情况都不是。
更重要的是,2020年3-4月的宽货币事实上是“超常规货币政策”(货币市场利率显著低于政策利率),导致了债市的收益率大幅下行,也为5月之后的债市收益率大幅上行埋下了伏笔,进而强化市场的紧货币预期,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是不利的。
我们认为:
1、短期之内再次降息概率不大,如果一季度经济能够见到起色,则2022年1月降息将成为“一次性降息”,而非降息周期开启。
2、应当坚持货币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避免市场波动以及市场预期的大起大落。
从目前的货币市场利率看,我们没有看到隔夜利率、7天回购利率的显著下行。
央行降息的目的应当是服务实体经济,而不是为了债市加杠杆。
财政发力可能性增加
央行降息和表态如此急迫, “宽货币”不可能单兵突进,后续宽信用、宽财政、稳地产政策跟上均利空债市,同时一季度经济超预期概率并不低。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市场对稳增长预期很强,但是之后无论是央行还是财政的各个会议,都指向稳增长发力程度很弱,“稳增长的预期差”是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A股连续下跌的重要原因。
从最近的迹象来看,政策全面发力的可能性在显著上升。按照央行此次发布会刘国强副行长的讲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个方面也都在发力”,我们认为只靠央行“宽货币”稳增长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在央行打响“宽货币”稳增长第一枪之后,我们认为后续宽信用、宽财政、稳地产会迅速跟进,这些措施会促使实体经济稳中向好,继而扭转市场对经济下行的悲观预期。
继续看好银地保+基建+港股
我们在2021年12月开始看多这些板块,1月初发布报告《“银地保+基建+港股”的三大逻辑》,主要逻辑是:
(1)没有一成不变的股市风格,经历“低估值——绩优股——成长股”之后,股市风格可能再次回归“低估值”。
(2) “银地保+基建+港股”在2021年表现与2018年相似,政策的边际变化利好这些板块,因此可能重现2019年初的趋势上涨;
(3)现在面临严重的资产荒,高股息率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当前已是债市卖点
我们在2021年全年看多债市,3月提出“债牛已至”,6月提出“债牛未央”,10月提出“债牛重启”,但我们认为,目前债市调整风险在上升,债市已经到了卖点。
当前债券市场已经走到央行之前,在央行发布会之后,市场普遍按照至少还有一次OMO、MLF降息定价债市,或者对央行采取超常规的宽货币抱有期待,这些预期落空的可能性并不低。
我们认为,央行“大水漫灌”的可能性并不大,隔夜利率、7天回购利率中枢并未大幅下行,央行降息是为了实体经济,而不是为了债市加杠杆。
从因素分析来看,目前几乎所有因素都是利多债市,特别是在“宽货币之后、宽信用+宽财政之前”的阶段,但这种阶段是不可持续的。
债券市场已经对“宽货币”进行了过度充分的定价,而对其他稳增长政策预期严重不足。央行降息和表态如此急迫, “宽货币”不可能单兵突进,后续宽信用、宽财政、稳地产政策跟上均利空债市,同时一季度经济超预期概率并不低。
从政策利率+利差的角度,当前OMO利率低于2016年15bp,而5年国开、3年AA+均已经低于2016年1-10月中位数35bp,已经处于透支降息的水平。
当前支撑债市的唯一逻辑是资产荒,但从预期差的角度,以及政策利率+利差的角度,我们已经无法再看多债市,提示债市调整风险。
“短多长空、但先追涨再说”的一致预期本身就是风险,不可能所有人都可以精准逃顶、把最后一棒交给别人,当前已经是2021年3月我们提出“债牛已至”以来的最好卖点。
风险提示:央行政策超预期
(作者系太平洋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
“政策可能进一步提升A股估值和基本面预期,牛市基础进一步夯实。”
目前可控。
三次降息均带动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分别下行约35bp、162bp、47bp。
要为债市提供善治的营商环境,需追溯市场为何涌现出这种需求。这大致可从三个维度切入分析,一是交易自由度,一是市场竞争充分性,一是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否能做到责权利对等和统一。
央行对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风险敞口进行压力测试,进展如何?“被通知禁止国债交易”传闻是否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