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宏观调控政策起效,成本抑制企业盈利

2022-01-28 16:57:13

作者:王好    责编:高雅

12月,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整体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等指标均止跌回升,但成本维持高位制约了利润增速反弹。产量增速加快,价格保持高增速,成本制约工业企业盈利增速。

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12月及全年工业企业经营数据。12月,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整体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等指标均止跌回升,但成本维持高位制约了利润增速反弹。

产量增速加快,价格保持高增速,成本制约工业企业盈利增速。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0%,较前值上升0.5个百分点;PPI同比增长10.30%,较前值下降2.6个百分点,但仍然保持高位。在量价共同作用下,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3%,较前值下降1.5个百分点。同期,工业企业部门经营成本同比增长16.33%,明显高于营业收入增速,使得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仅为4.20%,较前值下降4.8个百分点。可见,宏观调控政策发力对近期工业企业生产企稳至关重要,但原材料价格维持高增长带动生产成本继续上升,进而压缩工业企业盈利空间。

从产业结构看,采矿业和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回升,公用事业则明显回落;利润则继续向采矿业集中,公用事业利润负增长幅度扩大。12月,采矿业增加值增速进一步加快至7.30%,尽管价格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综合来看,采矿业营业收入增速较前值下降近20个百分点至47.07%,但得益于营业成本增速降低,利润同比增速继续上行至317.13%。制造业增加值上升0.9个百分点至3.80%,价格指数总体小幅增加,营业收入增速为12.72%。尽管营业成本增速同样维持较高增速,制造业利润增速依然上升3.9个百分点,至10.05%。公共事业部门增加值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至7.20%,同时价格指数也有所上升,使得部门整体营业收入增速下降2.0个百分点,至16.09%。但由于公用事业部门成本增速依然保持快速增长,部门利润降幅明显扩大。主要原因在于,宏观调控政策发力带动生产端走强,同时冬季供暖需求上升,使得公用事业部门生产压力加大;而原料价格上涨和消费终端限价则导致公用事业部门亏损呈现扩大趋势。

从细分产业看,上游产业多数受益于量价齐升,继续维持营业收入和利润正增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采选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居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增速则大幅下滑。多数中游产业同样出现营业收入和利润高增长,初级工业原料加工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大多出现回落;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机械设备制造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均较前值有所上升。这表明,涨价效应传导开始利好中游机械设备相关制造业。下游产业中,必消品、医药和汽车制造业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盈利增速排名靠前。

从经营效率看,尽管工业企业利润率整体回落,但产成品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均有所下降。12月,采矿业利润率大幅回落14.28个百分点至7.34%;制造业利润率小幅下降0.15个百分点,至6.27%;公用事业利润率降幅扩大至5.92%。从产业链角度看,中、下游多数产业利润率出现修复,生产经营情况较此前有所好转。

12月工业企业经营数据传递出四方面信息。首先,前期宏观调控政策发力成效已经显现,生产端复苏明显,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出现改善迹象,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等指标均止跌回升。其次,价格继续向中、下游产业传导,机械设备相关制造业价格回升明显,未来可能会继续向消费终端转移。再次,需求增长强于生产,同时原料价格涨幅明显超过产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生产经营压力再次上升,利润降幅扩大。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今年一季度末。最后,在产业链下游,必消品产业生产经营状况较好,汽车制造业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另外,从四季度情况看,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已经呈现见顶回落之势,这意味着A股非金融企业盈利增速可能已经或即将迎来拐点。这将会对股价形成不利影响,并改变短期资产配置的策略。

(作者系宜信财富首席宏观研究员王好)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