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播更快,且表现出强大免疫逃逸能力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加强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等在Nature上刊登了一篇关于灭活疫苗加强针后免疫机制的论文,“Memory B cell repertoire from triple vaccinees against diverse SARS-CoV-2 variants”。
研究者采集了60名接种过两剂次(0、1月程序)和60名接种过三剂次(0、1、7月程序)灭活疫苗志愿者的血清,通过新冠活病毒中和实验评估其对原始毒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中和效价。
结果显示,接种两剂和三剂新冠灭活疫苗志愿者,针对奥密克戎中和抗体的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3% (2/60) 和95% (57/60),表明灭活疫苗加强针接种有助于提升血清中的存量中和抗体。
不过,接种三剂次新冠灭活疫苗志愿者血样中,奥密克戎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5.4,与原始株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254相比,降低了16.5倍。
但是,这一水平(15.4)仍然比接种两剂灭活疫苗产生针对德尔塔突变株的中和抗体水平要高。
在智利、巴西等国家真实世界数据表明,前期两剂次灭活疫苗产生针对德尔塔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6~10,但对预防德尔塔感染临床中重症的保护效率仍为80%以上。因此,推测三剂次灭活疫苗对奥密克戎感染临床中重症的保护可能仍然有效。
现有疫苗接种后,血清存量中和抗体的水平不足以充分遏制突破性感染,那为什么还能有效提供重症保护呢?
研究者通过研究数据找到了答案。该研究从多名三剂新冠疫苗接种者的新冠特异性记忆B淋巴细胞中成功获得323株全人源抗体,其中24株对奥密克戎等突变株均有出色抑制活性,IC50(半数抑制浓度)均小于0.1微克/毫升(μg/mL)。这表明三剂次疫苗免疫后,约7%的记忆B淋巴细胞携有广谱性中和抗体,当人体被奥密克戎突变株感染时,这部分记忆B细胞会被特异性激活并增殖,产生大量能分泌高效中和抗体的浆细胞,从而实现对奥密克戎突变株的重症保护。
研究者认为,灭活疫苗加强针接种将有助于提升对奥密克戎突变株感染的重症保护。目前,相关数据也已提前上报国家药监局和世界卫生组织,为中国及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公共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疾控局准备做一个到2030年的五年规划,逐步缩小国内免疫规划与国际差距,逐步纳入需要纳入的疫苗。
得克萨斯州卫生服务部4月4日的报告,该州麻疹病例总数目前已经达到481例,三天内增加了59例,增幅达14%;住院人数从42人增加到56人。
由于近期早晚温差加大,呼吸道传染病病例有所增加,但整体流行水平较低,专家建议加强预防措施。
这10多年间,我国GDP持续增长和居民支付能力逐渐提升,也为“扩免”提供契机。
HPV感染不仅发生在女性身上,男性也会感染,且男性的感染率甚至高于女性。男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易感HPV,感染高峰在25-29岁、15-19岁及有性行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