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国内方面,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中小企业景气度表现不佳。从数据来看,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制造业表现较好,国企对私营企业盈利挤压有所缓解,补库存阶段已经见顶,接下来或将进入去库存阶段。从1月PMI来看,受冬季淡季影响,1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扩张力度减弱,中小企业供需双弱,PMI持续下跌,景气不佳。
海外方面,经济复苏趋势较好,货币紧缩预期增强。1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远超预期,劳动力市场向好;多国公布第四季度GDP,增速均略超预期,整体来看,2021年底全球经济表现较好,但今年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增长压力仍存。
政策聚焦:
国内方面,积极财政政策明确释放稳增长信号,聚焦中小企业,重点扶持旅游业、制造业等行业高质量发展。各行业十四五规划纷纷发布,政策节奏加快,第一,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推动“互联网+旅游”,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第二,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2022年再培养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再支持500家以上重要“小巨人”企业;第三,坚定不移推动“双碳”目标达成,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到达2025年要确保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第四,减税降费促发展,将针对市场主体需求,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重点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第五,安徽宣布全省降低首付比例,引导春季地产消费;第六,赋予贵州更大改革自主权,建设西部大开发改革示范区。
海外方面,欧美央行货币政策进入紧缩周期,俄乌冲突推动原油创7年新高。英央行加息25个基点,加速货币政策正常化;欧央行放弃“年内不加息”言论,预计结束量化宽松时间提前。美联储公布2022年1月FOMC会议,维持现有Taper速度,明示3月加息,最快6月缩表。OPEC+坚持原定增产计划,叠加极端天气影响和俄乌局势升级,油价逼近7年新高。
大类资产行情:
股市方面,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春节前受俄乌局势震荡以及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影响,A股受到重挫;春节期间港股迎来全面上涨,迎来虎年开门红;美股受加息预期及财报季影响,美股先涨后跌,宽幅震荡;
货币方面,资金面继续维持宽松状态,信贷有望实现“开门红”;
债券市场,美债突破1.9% 回到疫情前水平,仍处于上行趋势;中国国债收益率先下后上;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大幅上涨,非美货币持续集体走低;
大宗商品市场,美元走强金价承压,海外有色金属价格多数下跌;
房地产市场,安徽成为首个宣布降低首付比例的省份,意在引导春季地产消费,释放积极的宽松信号。
(作者:谭倩、杨芹芹、纪翔 )
当今,俄罗斯并不是主导性的金融强国,但在大宗商品交换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使卢布仍具有特殊的影响力。
下一步,工信部将围绕中小企业最关心的政策、人才、资金、市场、创新、合规等方面,持续强化公益性服务,不断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
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建议)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
由于共和党人无法达成共识,法案在众议院的投票陷入午夜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