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明确了全年主要工作目标,包括GDP增长目标、财政和货币政策,并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以稳定经济和促进发展。
具体来看,资金供给方面,北上资金净流出缩量,ETF延续窄幅净流入趋势,杠杆资金逆势净流入;资金需求方面,一级市场融资仍处低位,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继续扩大;市场活跃度方面,成交额和交易费用继续走低,市场情绪不佳。本期北上资金净流出37.36亿元,环比回升183.04亿元。本期小幅震荡行情下,北上资金流向反复不定,资金情绪较为谨慎。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6.13-6.14)市场走势较上周偏弱,宽基指数从科创50领涨转为上证50领涨,市场分歧显现。关注三大方向:大金融(宽信用继续发力)、大周期(海外通胀+俄乌冲突+国内复苏)、大消费(成本端缓解+需求端回升+业绩确定性高)。
这次电视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超过2020年疫情时期,只有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和观点,定下来二季度降失业率,稳经济的具体工作目标,并对政策的实施提出了快、好、准、足四点要求。
近期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以上海为首多地经济实质停摆,加剧了二季度经济的不确定性;上海及周边城市在制造业、出口贸易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防控政策升级及复工复产低于预期严重冲击经济基本面,大幅冲击市场预期。近期多重因素冲击下人民币连续贬值,很有可能形成单边贬值预期,政策干预下释放美元流动性,有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降外准1个百分点,释放105亿美元流动性,对比目前银行间即期日均400-500亿美元的交易量,对市场冲击不大,主要还是情绪上的引导。
从年初以来,市场情绪极为低迷,国家队使用了多种工具来平缓市场,但都效果不佳。
海外俄乌多次谈判未果,欧美加大对俄制裁力度,大宗商品明显异动,美国2月CPI再度爆表,创40年新高,导致海外滞胀风险抬升。
为呵护月末流动性,维持资金面合理充裕和经济稳定增长,央行于本期加量投放资金。
避险情绪升温,黄金、美元等避险资产价格持 续上行;能源等大宗商品供给承压,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快速上行,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 上涨至99美元每桶,创下2014年9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货币价:春节后银行间流动性收敛,带动短期利率连续攀升,相对而言,在宽松信号较为明确预期下,中长期利率小幅波动整体较为平稳。
近期,稳增长政策全面加码,扩基建、稳地产、促消费等重磅措施相继出台,稳增长组合拳集中发力,对市场情绪有很好的提振,稳增长担忧逐渐消散,共识逐渐形成, 情绪底越来越近。
货币价:市场利率整体分化,短期利率整体下行,银行间流动性合理充裕。长期利率小幅上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8.44BP至2.7951%,中长期利率基本稳定,波动幅度小于短期利率。
宏观经济:1月社融、信贷数据双双超预期,主要受财政、季节性因素、企业复苏强劲等因素支撑。
开年以来,央行持续释放宽松信号,意在稳定市场预期,助力实现信贷开门红。
从需求端的信用收缩驱动转向供给端的货币宽松驱动,债市进入下半场,还有空间。
安徽成为首个宣布降低首付比例的省份,意在引导春季地产消费,释放积极的宽松信号。
1月27日凌晨,万众期待的2022年美联储首秀重磅来袭,维持基准利率及Taper速度不变,明示3月开始加息,进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如期转鹰。
开年以来,央行持续释放宽松信号,意在稳定市场预期,助力实现信贷开门红。
从经济数据表现来看,出口维持高景气但增速边际趋缓,固定投资相对平稳,消费持续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加速凸显。
美债利率受实际利率驱动冲高,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渐近,全球市场多数下跌,高估值板块跌幅显著。
华鑫证券宏观策略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