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1月社融、信贷数据双双超预期,主要受财政、季节性因素、企业复苏强劲等因素支撑。从数据来看,1月M2增速持续回升,得益于财政发力以及信贷有所改善;企业短贷及票融、政府债券、企业债融资共同支撑社融数据创新高;信贷总量大幅扩张,稳增长政策初步见效。美国1月CPI连续创40年新高,美国通胀水平持续高企。在CPI数据公布后,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升温,2月10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上涨突破2%,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
政策聚焦:国内方面,积极财政政策大力推动投资,货币政策为宽信用保驾护航。第一,保障性住房支持力度加大,房企融资环境有望得到改善;第二,环保基建成为稳增长的重要着力点,有望带动环保进入新的发展周期;第三,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要靠前发力,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保持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第四,金融标准化进程加快,数字货币迎来“风口期”。国外方面,海外央行或将迎来政策转变“窗口期”,电子医药板块受海外政策影响大幅震荡。德国央行新任行长内格尔表示,受超预期高通胀影响,欧洲央行年底前可能需要加息;欧盟公布《芯片法案》,计划2030年市场份额翻倍,但欧盟能否让此类产业政策真正发挥作用,依然存在疑问;美国未经核实名单公布,科创50、创业板指受其影响指数呈现下探趋势,从历史经验来看该清单实际影响比较有限,市场存在过度恐慌。
大类资产行情:股市方面, A股部分板块遭遇重挫,港股强势反弹,美股全线下跌,预计短时间内会持续震荡;货币方面,资金面持续宽松,市场利率小幅下行;债券市场,美国十年期收益率近三年首次破2,中国国债收益率涨跌不一;外汇市场,美元指数震荡上行,非美货币普遍拉升;大宗商品市场,市场重要指数均呈上行趋势,海外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政策端持续发力,市场预期稳步改善。
(作者系华鑫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组研究员杨芹芹、谭倩、纪翔)
大金融板块午后冲高,数字货币概念活跃,游戏、钢铁、创新药板块涨幅居前;军工、固态电池、海洋经济、稀土永磁概念走弱。
混乱且缺乏统一标准的信息披露机制成为“理财刺客”的天然掩护。
美国联邦债务已突破36万亿美元,债务/GDP比率超过120%,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至Aa1,外国投资者持续减持美债,中国持仓降至7650亿美元,美国财政赤字激增,国债利息支出上升,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水平,美债收益率走势受多重因素影响,短期预计震荡,长期或挑战6%,极端情景下可能触发流动性危机与美元国际地位挑战,全球经济面临传导风险,中国需降低美债集中度,警惕期限错配,推动IMF扩容与多边清算系统应用,加强G20债务重组协商。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或许可以成为提振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