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稳增长政策如何落地?政府工作报告传递重磅信号

第一财经 2022-03-06 21:49:37 听新闻

作者:祝嫣然    责编:计亚

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和实施,中国经济有望在二季度迎来触底反弹。

“两会时间”开启,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信号。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宏观政策取向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

多位专家分析,“稳”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今年增长目标设在5.5%左右,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彰显出对实现2022年GDP增长目标的信心。这也是一种“进取”的姿态,释放对经济增长重视程度更大的信号,未来一段时间稳增长政策会进一步落地见效,中国经济有望在二季度迎来触底反弹。

经济增长目标设在5.5%左右

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把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5%左右,符合现阶段中国潜在增长水平。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不仅彰显出对实现2022年GDP增长目标的信心,也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中更好地把握主动权。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第一财经表示,在今年全球经济普遍下行的背景之下,中国提出5.5%的经济增长目标,展现出了定力和担当。也意味着中国经济今年将把稳增长放在一个特别突出的位置,为保民生、促转型和防风险奠定物质基础。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也认为,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5%左右,意味着本轮“稳增长”可能不单纯是稳,更重要的是要推动经济在2021年四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2%的基础上逆势上行,未来一段时间各类稳增长政策会进一步显现。

如何实现“5.5%左右”的GDP预期目标?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在3月5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上表示,今年要着重做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三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创新,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财政政策将在进一步减税降费的同时增加支出,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同时,在货币政策上会更加关注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提供更大的助力。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和实施,中国经济有望在二季度迎来触底反弹。

退税减税规模历史上最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财政政策是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

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5日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退税减税规模历史上最高。今年给市场主体减负主要措施是增值税的留抵退税。通过提前退还尚未抵扣的税款,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现金流约1.5万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说,减税降费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有力举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多重减负红利,有助于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从“放水养鱼”到“水多鱼多”“水大鱼大”的良性循环。

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表示,我国把推进规模性减税降费作为“先手棋”,服务高质量发展。在组织收入方面,从之前“以收税为主”到“既收税又收费”,保障国家财力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增强。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方面,从“减税降费”到现在的“减税降费+缓税缓费”。虽然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持续发挥,但受国内国际多重因素影响,我国下一步仍需在政策精准度、跨周期调节和税务治理等方面着手,使减税降费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对第一财经表示,受疫情反复、上游成本涨价、运营成本等影响,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经营负担加重的问题。应继续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和杠杆效应,加大减税降费规模和力度,通过科学评估实施有针对性的税费减免、缓交、免息或贴息政策。在政策上精准发力,进一步提高招聘和培训的补贴标准,并对小微企业普遍反映压力较大的房屋租金进行有针对性补贴。

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下降0.4个百分点,降幅较大,也超出市场预期。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表示,一方面表明我国财政赤字率经过疫情稳定和抗疫能力增强,已经回归到警戒线以内,财政运行的安全性和质量性得到明显提高,财政政策空间和回旋能力更加充分。

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随着连续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正在发生变化,普惠性和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撑和发展支撑,中国经济的韧性、活性、动力性得到进一步激发,财政政策有效性得到更好验证。

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比去年预算下降0.4个百分点,资金规模减少2000亿元。但通过跨年度的调节,仅中央本级财政调度一般预算的资金就达1.267万亿元,是去年的6.6倍。“这个资金量就相当于提高赤字率1个百分点,财政的支出强度是有保障的。”刘昆说。

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去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在“三驾马车”中发挥了主拉动作用。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去年消费是在前年低基数上的恢复。从两年平均看,消费增速仍低于疫情前水平,特别是受疫情持续影响,生活服务消费还比较低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相较去年,今年明确提出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积极的促消费举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消费持续恢复的各项措施体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扩大消费不仅是量的扩大,更是质的升级;不仅要稳步恢复消费,更要有效扩大消费。要抓住影响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筑牢持续扩大消费的根基。注重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相结合,支持绿色低碳消费。促进消费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有力满足养老托幼等社会服务需求。

投资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相较去年“扩大有效投资”的表述增加了“积极”两字,表明今年利用投资稳增长的强烈意愿,需要“切实把投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聚焦补短板重点领域,避免无效和低效投资。

向东表示,中国扩大有效投资的潜力和空间很大。今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4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3.65万亿元,还有去年结转的部分资金可用,政府投资的总盘子也比去年扩大,将重点支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建设。民间投资是投资的“大头”,将合理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充分发挥对有效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

中泰证券表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的优势,不仅在于短期支撑经济,发挥托底作用,还存在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重构产业链、价值链;有利于满足结构性需求;有利于满足民生需求。以往基础设施的建设导向,更加侧重经济效果,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导向,就要求加大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加快建设包括医疗、教育和社保相关的基础设施。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