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政府工作报告:以稳增长为核心统筹2022年宏观政策

第一财经 2022-03-07 17:11:42 听新闻

作者:钱春海    责编:任绍敏

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5%,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政府积极主动作为的精神。

GDP增长目标是每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关键指标之一。过去20年,只有在发生疫情的2020年没有设定。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

释放稳增长的积极信号

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5%,是一种较为积极的姿态,释放出对稳增长的更为积极的信号。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稳增长压力上升。因此,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表达了政策层对于短期稳增长的重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已成为2022年社会各方面的共识。

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5%,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政府积极主动作为的精神。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研究,“十四五”期间,中国潜在增长率大概在5%~5.7%之间,其中2022、2023年的潜在产出增速均为5.5%左右。2022年引导实际增长速度向潜在产出增速的回归,既是稳增长信心的体现,也是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的表现。因此,以GDP增速目标聚合各方政策合力,是2022年化解三重压力和稳定增长的重要关键抓手。

年度GDP增速目标构成了当前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最重要的“锚”,有助于统一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共识,有助于推动各方面政策的制定实施,也是扭转市场预期的重要抓手。设定GDP增速目标能够明确宏观政策调控的力度。从财政政策来看,财政赤字率是财政赤字规模与GDP的比率,不确定GDP增速目标,年度赤字规模和财政政策力度就难以确定。从货币政策来看,货币政策的力度很大程度上是根据M2增速与GDP增速、通胀水平来综合判断,不确定GDP增速目标,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难以把握。从金融稳定政策看来看,GDP作为杠杆率的分母,不确定GDP增速目标,宏观杠杆率的调控目标也无法确定。为此,2022年各方政策要“锚定”GDP增速,协同发力,确保2022年经济平稳运行。

目前来看,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一是疫情防控在2022年对经济复苏仍构成掣肘,服务业消费难以回归正常状态。

二是房地产行业面临长期趋势调整和短期流动性困境的双重挑战,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大幅放缓在所难免。不仅是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受到影响,全社会信用扩张也会受到显著影响。

三是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下降。随着全球经济反弹高峰期的过去,加上高基期的影响,出口增速显著下行难以避免。

因此,围绕20222年年度GDP增速目标,我们要吸取过去总需求管理政策的经验和教训,优化总需求管理政策组合,通过财政和货币联动,兼顾各项改革,稳定宏观经济走势,确保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

各方政策“锚定”GDP增速

具体来说,为完成5.5%的经济增长目标,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提升财政效能。经济学理论表明,在经济下行、需求全面收缩的时候,财政政策往往比货币政策更能有效带动经济增长,此时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迅速缩小,经济增长动力得以迅速恢复。因此,2022年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加快发展.

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应适度加大结构性调整力度,确保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022年要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功能,精准发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信贷投放,增强欠发达区域的发展能力。有效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2022年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作用,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2022年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由于2022年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较大,5.5%的经济增长目标,显著超出市场预期,因此,对于各地区各部门而言,2022年还要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2022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搞粗放型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尊重发展规律、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各方面干事创业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善于运用改革创新办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完成5.5%的经济增长目标,2022年还必须兼顾各类增长与改革,在多重约束下取得最大公约数,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各方面要围绕贯彻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细化实化具体举措,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设定的5.5%的经济增长目标,也是2022年短期稳就业的需要。就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大局。尽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一直稳定在5%左右,但是结构性就业压力问题始终存在。2022年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全国高校大学生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叠加往年未充分就业毕业生和摩擦性失业人数,20~24岁年龄段人群就业问题突出、难度加大。在去年下半年部分收缩性政策影响下,不少行业出现了失业,这一部分人的转岗再就业也会为今年的就业工作带来压力。尤其是今年稳出口难度增大,出口企业用工需求可能大幅度下滑。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居民充分就业。因此,2022年要统筹各类政策,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优先导向,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确保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展望2022年,中国长期向好的因素仍然存在。只要政策保持定力,严格按照科学有效的方法控制疫情,疫情对中国带来的短期影响一定会被未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所弥补,中国稳中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我们认为,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将会逆转2021年经济复苏乏力、增速回落的势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得到一定的缓解。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经济学教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