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购绿电,并使用光伏进行自有发电,沃尔沃台州工厂已经实现了完成100%电能碳中和。”近日,沃尔沃汽车台州工厂总经理Oskar Falk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沃尔沃台州工厂主要生产沃尔沃XC40、XC40 Recharge纯电动汽车等,约8成产能用于电动汽车生产,也建有沃尔沃汽车在欧洲区以外的首个电池车间。
根据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此前调研结果,虽然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碳排放更少,但其制造过程碳排放确实比传统燃油车更高。这个差距主要是因为电动汽车大量采用铝制车身以及电池生产过程导致的。
受上述因素影响,随着电动汽车产销规模的提高,相比传统燃油车,汽车生产制造环节的碳排放也成为了汽车产业实现整体碳中和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戴姆勒、大众、宝马、沃尔沃、通用、福特、丰田、日产、博世等在内的跨国企业均已提出各自的碳中和目标,目标中几乎都提到了生产环节的碳减排措施。据统计,宝马、奔驰、沃尔沃、奥迪、雷诺、通用还专门提出了实现工厂碳中和的时间表,其中,沃尔沃计划在2025年率先实现生产制造端的零碳排放,在2040年前实现气候零负荷。
“能源绿色化决定了汽车上游制造端及道路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三方必须全方位协同才能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对媒体表示,基于能源供给绿色化,实现汽车制造低碳化。工厂可通过内部自建光伏风电系统、外部采购绿色电力等方式,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
Oskar向记者表示,沃尔沃台州工厂采用的方式与上述方法类似,即与一些供应商合作直购绿电,沃尔沃成都、大庆工厂都实行了类似措施。另外,台州工厂还使用了光伏进行自有发电,工厂屋顶被光伏发电板覆盖。与此同时,其在停车场及整车发运场也大规模使用了光伏发电板。目前该工厂清洁能源利用率达46%。
沃尔沃台州工厂(资料图)
但电能碳中和与真正的工厂碳中和仍有一定差距。Oskar指出,沃尔沃的工厂碳中和是指记录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没有因工厂使用的电力和供暖而净增加。在供热系统上,沃尔沃也在考虑使用生物质能源或绿电驱动供热,这也有助于其到2025年之前在全球范围实现生产运营端碳中和。为实现沃尔沃气候零负荷的更长远目标,则还需要考虑到整个供应链的情况,比如说采购部门要与供应商实现更好的合作。
最后,Oskar向记者表示,直购绿电虽然成本会高几个百分点,但整体来说,成本还是比较平衡的,如果考虑到长期,其还是希望能够在工厂使用自有能源,这也是其面向未来需要探索的解决方案。
华侨银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可持续发展有三大首要目标,可概括为ABC:A,加速向净零排放未来过渡;B是为社区带来影响;C代表负责任地展开业务。
电池安全、智驾安全是本周车圈的热门话题。
每日23点至次日7点的用电低谷时段,路灯自动启动充电模式,将电能储存至专用电池;早高峰电力紧张时则切换至储能供电,实现“削峰填谷”。
受制于经济性等方面因素,目前热泵在国内的应用市场仍然处于政策培育和发展阶段,尚未充分释放潜力。尽管当前热泵在规模化参与需求响应等获取市场收益方面仍面临障碍,但这些挑战也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突破提供了战略机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