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刘世锦:打破要素流通壁垒 促进经济长期增长丨首席评论

第一财经 2022-05-05 21:08:47

作者:首席评论    责编:杨恺宁

刘世锦:打破要素流通壁垒 促进经济长期增长丨首席评论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和国内疫情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中国一季度总体上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8%。该数据不仅高于我国去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4%的增速,也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2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GDP增速的 3.6%预测值。

展望后三个季度,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5.5%左右。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则需找到我国经济增长的深层动力。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2019年即提出新倍增战略,他认为,通过提升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使其有能力参与到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目标,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长期可持续地增长。

刘世锦: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足抑制国内消费增长动力

第一财经:为什么要提出“新倍增战略”?它具体是指什么?

刘世锦:从改革开放后发展至今,我国总体社会财富在增加,所谓“蛋糕”在做大。但是收入差距问题已经变得比较突出了,这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中国经济现在确实面临增长动力的问题,如果让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下去,中国相当一部分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大一部分社会需求——是出不来的,最后将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增长。

其实我国有更多的人是能够提供消费、参与到经济增长的过程之中,这对经济增长而言就是扩大了需求,从而使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够维持比较长的时间,从我们“稳增长”来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据2019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中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2018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下限和上限标准分别为人均可支配年收入55202元和186150元。按照这一标准估算,2018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总量已接近4亿人,占比约28.2%;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低于55202元下限的群体规模为9.8亿人,占比约70.6%。”

刘世锦:我们前几年就提了一个目标,所谓“新倍增战略”,就是希望用10到15年的时间,让4亿人口的中等收入群体能够再扩大一倍,大概再增加4亿到5亿人,达到8亿到9亿人,大概占到总人口的60%左右。

刘世锦:实现这个“倍增”的目标有什么好处?第一,能够扩大需求,既包括消费需求,也包括投资需求。因为中等收入群体是哪一部分人?他是低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可以称其为广义上的“低收入人群”——这个说法不一定那么准确——大概有10亿人口。

当这一部分人的收入增加了以后,他们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比较高。这个是个学术名词,什么意思呢?比如拿到一百块钱,他们可能将其中三、四十块钱甚至五、六十块钱甚至更多,就拿去花掉了,因为他要消费。但是高收入人群可能就不一定选择消费掉这个钱,而是去储蓄或干别的去了。所以当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加后,会扩大消费。与此同时,比如他要增加住房,另外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个就属于投资。所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能够增加消费、增加投资。

“新倍增战略”更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提升人力资本。中等收入群体收入的增长,并不是通过别人施舍,而是要通过他们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所以强调“勤劳、创业、就业、致富”,这是特别重要的。“倍增目标”还能够增加优质劳动力的供给。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我国劳动力的素质,也就是数量和质量,特别是质量有很大的提升,从而提升我国整体的经济竞争力。还有一点,从国际的一些研究来看,当中等收入群体占全体国民的比例达到60%以后,社会就能够相对比较稳定。基于这些考虑,我们认为很有必要提出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这个目标。如果刚才讲的10亿人——低于中等收入群体的那一部分群体——他们再富起来,对我国经济增长也就提供了新的动力,也提供了一个新的稳定因素。

实现这个“倍增目标”的可能性怎么样?我们做了一些测算,从GDP的增长,包括物价水平等等算下来,大概是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这个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当然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的经济还要保持大概5%左右的增长速度。

刘世锦:推动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 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第一财经:“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这个目标,具体实现的路径是什么呢?

刘世锦:这个里边我是特别强调了三点。第一点还是生产要素,特别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要流动起来,包括土地、人员、资金、技术,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一方面是农民要继续进城,这个过程现在还没有结束。我特别想强调,要实现中等收入群体翻一番,那么在今后10年~15年最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那部分人,我们叫做“潜在的中等收入群体”,这个群体规模大概也是4亿~5亿人,这部分人中,一半以上都是跟农民有关。这个群体大概20%左右目前还在农村;20%左右是我们说的农民工,就是从农村到城市,还在路上;还有20%已经进城了,也已经是城市的居民了,但是他过去是农民,现在的收入水平还相对比较低。所以给他们要特别的关注,这个群体是实现“倍增目标”的重中之重。

其次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农民的宅基地,能不能“动”起来?过去有些担心,比如说宅基地转让后,有些人拿到点钱就去喝酒了,以后晚上到哪儿去睡觉呢?没地方住了。将来会不会有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其实这种人很少,100个人里面有1、2个可能是这种情况。这1、2个人可能是属于另外一种问题,可以用另外的办法来解决,不能因为这1、2个人影响到98、99个人的利益。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这些土地它到底价值是多少?只有让它流动起来,它的价值才能够显示出来。如果说通过土地转让能够增加农民一些收入的话,他们的社保水平还要提高,所谓的“防护堤”,要提升到他们感受到比较安全的程度。

再一个方面,现在城里面的人也可以下乡。现在其实城市里相当多人也想到农村去,比如到农村去创业就业。现在相当多城里面的人,他在农村看到了一些商机,他们现在看到的机会,可能和原来农村的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谓“企业家精神”——他们的眼光,其实在他们眼睛里,同样的东西,所看到的机会是不一样的。你把双方都放开,让他们能够相对自由地流动。这样的话,相当一部分的低收入阶层,他们的收入是可以提高的。

刘世锦: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要素区域间流动

第二点,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比如医疗、教育、社保等等,这些都是增强这些低收入人群,一个是体力,再一个增强他们的智力,实实在在地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把低收入人群“做蛋糕”的能力、把他们的本事能够提起来,让他们自己去“做蛋糕”、参与生产。也就是说,他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己能够去工作、去就业、去创业、去创新,去“做蛋糕”了。“再分配”解决什么问题?“再分配”就是我们通过税收、财政上的转移支付、社保等环节,把一部分社会财富集中起来,然后用到另外一些用途上去,主要就是提供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

其实户口的问题背后是个基本公共服务的问题。将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户口不应该成为限制人流动迁徙的一个阻力。户口肯定是个阶段性的东西,将来可能就不一定有户口了,可能有一个身份证就行了,所以你在全国什么地方都能流动。

刘世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三点,我特别强调,还是要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潜在的中等收入群体——大概4亿到5亿人——基本上都是在中小微企业就业,或者是个体户。这些经济主体基本上都是民营经济,只有当这些经济主体发展了、成长了,日子好过了,繁荣兴盛了,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2021年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强调:“要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方案》目标是:2022年上半年,完成试点地区布局、实施方案编制报批工作。到2023年,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力争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关键环节上实现重要突破,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基础制度建设探索上取得积极进展。到2025年,基本完成试点任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

刘世锦:优化要素配置 需打破要素流动壁垒

第一财经:要实现您说的“要素的自由流动”,我们该如何去破解其中的障碍?

刘世锦:要素培育第一。低收入阶层如何提升收入?我的观点是,关键要提升他的人力资本,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实际上还是教育,特别是培训。比如说现在农民工进城后,他的技能是需要提升的,技能提升其实就增加了他所谓的就业机会,增加了他进行劳动力流动的空间。比如说现在进行一些职业培训,上一些技校、大学的机会,给低收入人群还是要尽可能争取。

举个例子,比如有一些先富起来的代表性人物,现在可能是亿万富翁,但是30年前40年前他还是农村里边的一个“贫下中农”,在过去都很穷。但是现在他“走出来”了,比如他有些机会上学了,或者说有些机会从农村走出来,又去到了大城市,就把他的能力给释放出来了。他儿时的同学或者曾住隔壁的老乡,现在可能还是打工的。其实这俩人你说过去在一个院子里面玩的时候,他们能力的差距有多大?本身就没有差那么大。是因为另一个人可能就没走出来,特别在一些贫困地区,上小学、中学,包括基本的义务教育阶段,有些人也没有完整的受过教育,上大学的机会更少。所以怎么把相对收入比较差一点的这部分人能力把它提起来,就我刚才讲的,要素的培育非常重要。

另外,农民的宅基地也要创造条件,逐步地让它流转起来。逐步地让土地资源能够流转起来,进入市场通道,总的来讲对农民利益是有利的,因为它是优化了资源分配,最后把这种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了以后,对农民有好处,对整个国家,包括对农村集体也有好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些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说农村土地流转后,不论是集体建设用地还是农民的宅基地,如果说有一些土地的收益后,首先应该拿来完善相关农民的社保。过去我们对土地的流转比较谨慎,其实有一个忧虑,就说是土地是农民“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是没有这最后一道防线的话,如果受到什么冲击,农民可能就没有立足之地。这个从过去来说其实有道理的,就是把土地作为农民的一个社会保障的条件,但是现在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经济社会,包括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完善现代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实现对农民兜底的作用。原来我们期待通过土地发挥的那些功能,现在通过社保体系它完全都可以实现,而且可以实现得更好、更加稳定、更具有可持续性。所以能不能把土地解放出来,让它能有一种更高效的利用。

第二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在农村土地转让的过程中,操作要规范,要提高它的透明度。其实现在有些地方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尝试,比如建立透明度很高的公共平台来进行交易,避免过程中间出现以前曾经出现过的,比如说权钱交易、腐败等等问题。让土地逐步地进入市场,这个从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使他们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角度来说,这个事情是很有必要加以推进的。

第一财经:如何满足农民进城后的居住需求,您有什么建议?

刘世锦:农民工进城的居住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公共服务,也是我刚才讲的基本公共服务里面很重要的一条。我们提的建议是,能不能在我们这个城市里边大规模来建设针对农民工的安居房?就是让他们居有定所,能够定下来。这个“定下来”对提升人力资本也很重要,比如说让农民工提升他的技能,如果他有一个稳定的居所,在城里边能“扎下根”,他就能安心地去钻研技术、去学习。这样的话,比如他进行某个工种,就可以不断地深钻、提升他的能力。

另外,安居房工程如果能够做起来的话,我们现在不是要扩大内需?安居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回到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如何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这些都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在节目录制后不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人才跨地区顺畅流动”, 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我国有14亿多人口,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同时也出现地方保护和封闭小市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让我们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意见》明确指出,我们要用“立破并举”来破除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支撑。

本期节目

记者 制片人 尹淑荣

编导 官悦

主编 芮晓煜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