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通报了多起病例,在产生新冠症状后,核酸检测仍为阴性,但在几日后核酸复核为阳性。这一现象令人很困惑。
例如感染者592,自述4月30日出现咽痛等症状,当日参加社区核酸报告为阴性,5月2日参加社区核酸报告结果阳性;感染者560,自述4月25日出现发热症状,4月26日前往就医核酸检测结果阴性,5月1日社区核酸筛查结果为阳性。
对于上述病例,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病例在核酸复核中结果为阳性,推断其症状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但症状在核酸还是阴性时就产生了,这不符合我们对新冠病毒常规临床表现的认知,如果真的是新的临床表现,应该对这些病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黄爱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般来说,病毒大量复制可能会引起症状。“如果病毒复制水平比较高,现在的核酸试剂是很灵敏的,肯定能检测出阳性的结果。”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不过他认为,有症状的人是否病毒载量就一定高,值得商榷。“症状重的时候,往往并不一定是传染性最强的时候,也就是患者的核酸载量不一定高。”黄爱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有些比较严重的症状,也有可能是超敏反应等引起的。”
黄爱龙解释称,一般认为,Ct值在30以下,病毒载量与传染性呈线性相关,也就是病毒载量越高,传染性越大;Ct值在30以上,即使核酸是阳性,也有可能没有传染性。
黄爱龙认为,Ct值仍然是判断传染性强弱的主要标准,有症状或者无症状不是主要依据。“有些无症状的人也可能成为超级传播者,他自己不发病,但可以传染很多人;有些症状很重的人,病毒载量也不一定高。”黄爱龙表示。
一位公共卫生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病毒复制需要达到一定量后,才会在分泌物中达到感染剂量,从而感染其他人。从自己感染到传染其他人有一个过程,需要病毒在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大量复制,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表现出症状,也可能没有症状,在病毒复制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排出体外,感染其他人,这个过程就是排毒的过程,这时病毒载量达到或接近峰值水平,核酸或者抗原检测都应该能检测出来。”
上述专家还称,与病毒复制同时进行的是人体的免疫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感知到病毒后,就会被激活,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炎症因子,也就是免疫细胞杀死被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抗体中和病毒。在免疫系统启动后,病毒载量就会慢慢下降。而免疫系统产生的这些炎症因子,可能会引起发烧,咽痛这些症状。
“所以从病毒感染人的过程来看,当有这些症状表现出来后,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启动,病毒载量可能开始下降。”上述公共卫生专家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但在免疫系统清除病毒的过程中,Ct值也可能出现波动和反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阴性了之后,核酸还会再复阳。”
他同时强调,产生发烧、咽痛这些症状与病毒载量的关系不大,更多是与免疫反应有关,症状是人的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所作出的反应,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个体差异和感染的阶段都会影响排毒的情况,有些人的免疫反应比较大,但是病毒载量也不一定高。”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对于这些有症状但核酸阴性的人,可以监测一下他们检测阳性后的Ct值高不高,再看看阳性后症状是否还持续。”
上述专家还表示,如果按北京这几例有症状但核酸阴性的病例,也提醒人们,有必要对于有呼吸道症状但核酸阴性的人员再复核一次核酸,与其有接触的人也要及时主动进行核酸筛查,同时密接者应该做好防护。
近日,浙江省首个核酸药物产业集聚区——“杭州核酸药谷”在杭州钱塘(新)区和达药谷五期正式揭牌,这也意味着杭州打造“中国医药港”产业地标迈出关键一步。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答一财: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增加规定,国家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持续提升传染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传染病监测、检验检测、诊断和救治、科学研究等能力和水平。
由于近期早晚温差加大,呼吸道传染病病例有所增加,但整体流行水平较低,专家建议加强预防措施。
肇州县通过医疗腐败专项整治,立案33件,收缴违纪违法所得800余万元,整改后,药品和耗材采购总金额大幅下降44%,显著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葛均波表示,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监管更新的速度,如何为AI诊疗制定伦理方面的规范,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