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稳增长政策的浪潮

2022-05-26 15:33:20

作者:杨芹芹    责编:高雅

这次电视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超过2020年疫情时期,只有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和观点,定下来二季度降失业率,稳经济的具体工作目标,并对政策的实施提出了快、好、准、足四点要求。

525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会议都透露出了几点信号?

这次电视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超过2020年疫情时期,只有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和观点,定下来二季度降失业率,稳经济的具体工作目标,并对政策的实施提出了“快、好、准、足”四点要求。

“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一些经济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2020年疫情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可以快速从疫情中恢复,而当前内外部环境愈发复杂多变。面对多点开花的疫情与外部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的冲击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保护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后续的稳增长政策将从保护市场主体出发,保证中小微企业的合理运行,从而才能保证企业的雇工需求,保就业,达到稳经济保民生的效果。

政策落实要快:要确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成,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5月底前都要出台实施细则。”相信我们很快就能看到央行,财政部等各个部门和地区公布523国常会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案,抓住二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时间窗户,来实现经济稳增长。

政策落实要好:解决两难多难问题是对行政能力的考验。要在防控好疫情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各地在助企纾困上政策能出尽出。”经济不仅仅是中央的问题,也是地方的责任。地方需要协调好疫情与经济的两难选择,过去由于防疫一刀切造成的经济民生的合成谬误,物流运输受堵的现象将会减轻,因城施策的经济刺激政策也会陆续出台。

政策落实要准:国务院将对地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督查。各地二季度经济主要指标将由国家统计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公布,国务院对相关工作情况予以通报。”

政策储备要足:这些年我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宏观政策仍有空间,要继续做好政策储备。”世界各国在疫情时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胀高企,中国当前通胀虽然有上升的迹象,但仍给货币政策留有空间,随着稳经济进程的逐步推进,后续稳增长政策可期

加大宏观政策力度,向实体经济让利

下半年会继续从总量工具和结构性工具入手,继续加大宏观政策力度,适度调整宏观杠杆率,给实体经济让利。这次会议强调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国常会六方面33项一揽子措施。适度提高宏观杠杆率:一是由于在财政大力度下,杠杆率会推高;二也暗示了未来货币宽松的力度的空间,后续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发力依然可期。同时通过延期还款等措施,给可持续的企业适当加杠杆,居民家庭部门稳杠杆。进一步支持降低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保市场主体,打通信用通道

只有保住了作为中国经济的主体的广大企业群体,才能实现稳经济。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疫情以来,中小微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国家也针对企业生存困境出台了多项措施,从中小微贷款工具和退税减费各项制度,到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新增万亿额度,预计未来会有更多针对中小微企业出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出台,打通宽信用通道。只有保住市场主体,盘活市场主体,才能完成稳增长的目标。

保就业降失业,兜住民生底线

保就业将是政府工作重心之一,只有保就业才能保证居民收入的增长,切实的保民生,兜住民生的底线。当前就业仍有较大的压力,失业率连续多月上升,已经大幅偏离了5.5%的政府工作目标。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就业压力凸显:16-24岁的青年人口失业率攀升至了18%。今年夏天还有1076万应届生毕业,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国家将从保市场主体入手,激活市场雇工需求,同时进一步开展有效投资和基建项目,带动更多的就业。地方也要及时把失业保险、低保、救助等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扩基建稳投资,新老基建发力稳增长

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3.4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在8月底前使用到位。国务院办公室也在5月25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投资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鼓励各地在中重点盘活水利,交通,新能源和保障房等规模大收益好的存量投资基础上,进一步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同时也鼓励各地有序盘活闲置但是仍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资产项目。下半年基建将呈现各地开花的局面,进一步实现稳增长和保就业目标。

(作者系华鑫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组研究员杨芹芹、谭倩、纪翔)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