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经济:陆月】
经济依然艰难,但疫情峰值终究过去。预期低位有起伏,市场又将如何表达?
内需方面,相比武汉封城时期,本轮疫情趋缓后管控放松进程偏慢,经济开启修复但步伐较缓。房地产需求刺激力度已超2020年疫情爆发期,但商品房销售降幅依然不小,不过近期略有收窄迹象。专项债发行创近两年来新高,土木工程新订单环比显著超季节性,基建投资有望加快。失业率高企、居民收入恶化的局面仍未结束,并将压制消费的恢复。
海外方面,美国通胀回落但仍为近40年高位,虽有衰退隐忧,名义经济增速却显著高于政策利率,通胀仍是主要矛盾。联储6月开启缩表,除了6、7月各50bp的加息外,市场预期9月加息50bp的概率超过60%。欧洲通胀创历史新高,三季度可能加息两次。海外经济韧性犹存,但我国PMI新出口订单为历史低位,掣肘仍是国内疫情对供应链的破坏。
价格方面,多国解除疫情限制,出行需求明显改善,加之对俄制裁持续、OPEC增产有限,油价还将上行。乌克兰农产品减产50%,高温导致美国、巴西、印度等农产品减产,20多国限制粮食出口,粮价上涨压力增大。随着我国基本面修复,有色、黑色商品需求有望增加,PPI环比将有所抬升。大宗价格对下游的传导仍在进行,CPI同比上行趋势不改。
政策方面,稳经济大盘任务急迫,各地抗疫纾困、促进消费等综合性举措相继出台。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信贷额度、支持发行3000亿铁路建设债券、新增1420亿留抵退税等政策陆续到位。广义财政赤字扩张,信贷投放力度加大,社融增速有望逐步上行。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的背景下,银行间市场利率或将维持相对低位。
图:疫情峰值后,市场交易什么?
来源:WIND,笔者整理
作者:伍戈为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
如何处理好房地产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是实现高质量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键所在。
预计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将达5330万~5430万辆,假期首日(4月29日)流量可能突破历史峰值。
我国3月CPI同比增速继续下行,低于市场预期。数据公布后,国债期货高开高走,表明市场对“通缩”的担忧加剧。如何理性看待物价数据,后续可能发生通缩吗?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大放鹰辞”,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全球固定收益部门首席投资官里德周二警告称,美联储最高可能会将利率上调至6%,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这一水平。高盛周二也发布报告称,2023年利率峰值将达5.5%-5.75%。
当地时间7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出席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听证会时指出,美联储可能不仅会加快加息步伐,本轮加息周期下的最终利率水平也可能高于此前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