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对于培育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至关重要。上海产业园区呈现哪些新变化?
“上半年,上海产业园区净吸纳量合计14.2万平方米。二季度,在疫情影响下,净吸纳量仍录得6.0万平方米,市场需求保持稳定。 ”
在15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全球招商合作伙伴系列活动“产业新空间 城市新活力”上,仲量联行上海商业地产部产业园区总监俞则人介绍上海产业园区情况时说道,上海产业园区云集了众多优质企业,已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生命科学、集成电路以及高端制造等企业的租赁需求在园区中保持活跃。 “继2022年第一季度市场租金小幅上涨后,二季度得益于稳定的需求支撑,产业园区租金保持至4.6元每平方米每天。 ”
2020年和2021年,上海连续两年发布两批40个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地图,并在近日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正式推出第三批13个特色产业园区。
截至目前,上海共有3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合计空间规模达200平方公里,可供产业用地近40平方公里,可供物业2900万方。2021年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近80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8426亿元。
上海市经信委产业园区处副处长丁兴沂介绍道,上海推出的第三批13个特色产业园区,重点聚焦“新赛道”发展载体。其中数字经济推出特色园区2个,绿色低碳推出特色园区2个,元宇宙推出特色园区2个,智能终端推出特色园区3个。
“目前上海的产业园区可供物业2900万方,接下来产业园区发展还有一些调整、优化,面积还会有一定的提升。另外整个特色园区空间的质量跟数量上也会有提升。”他表示,第三批13个园区空间规模达47平方公里,可供产业用地面积近6平方公里,可供物业700万方。
根据上海近日公布的新赛道、新动能有关规划,到2025年,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增加值力争达到3万亿元,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80%左右。而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三个领域产业总规模突破1.5万亿元。
丁兴沂称,前两批特色产业园区聚焦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效果显著。上海将继续通过优化统筹推进新机制、拓展政策创新新通道、打造园区品牌新形象,建设一批代表上海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特色产业园区。
自2000年四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25年间,豫沪合作已从早期的产业梯度转移,升级为创新要素的双向流动,双方形成了“上海提供技术源头、河南构建转化场景”的共生模式。
华为徐直军:5G车联网占比未来五年将提升至95%,产业应抓住机遇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将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措施的实施动向,在现行对美磋商框架内积极应对,力争使韩国国内产业所受影响最小化。
上海在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如果世界上有第二个秋叶原,那么应该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