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全力推动中央企业提质增效、稳增长。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措施和动作:一是早组织、早部署、早动员。贯彻落实“两增一控三提高”,“两增”就是要求我们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增长要高于整个经济增长,“一控”就是控负债率,“三提高”就是营业收入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二是及时研判形势,逐家落实目标任务。三是细化十条硬措施,确保上半年正增长。四是强化督促调研,加大正向激励。五是加强动态监测,密切关注企业运行状态。
央企咬紧上半年正增长的目标,坚决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积极落实提质增效的系列举措,开源节流,深入挖潜,提升效能。一是拓市场增收入。二是降成本,控支出。通过进一步提升成本管控的深度广度,严格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的管控。1—6月,中央企业百元营业收入支付的成本费用是93.4,同比下降了0.5元。三是调增量,增优量。四是重创新,强管理。
国务院国资委加强资源统筹,建立中央企业品牌实验室,形成一支品牌理论深厚、熟悉中央企业情况的高水平品牌专家队伍。
ISSB主席:中国为增强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作出贡献
要把高质量完成深化提升行动作为今年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务求取得实效。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规范程序、强化执行、统筹联动,着力构建全流程、能监测、可评估的规划管理体系。
国资专家认为,央企市值管理已从政策倡导转向实质性落地。未来,随着考核机制细化与配套政策完善,央企估值重塑与市场信心提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