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关税的两手战略:一手是关税清单,一手是豁免清单。2018年至今,美国共对中国加征了四轮关税,这四轮关税在此期间曾经历不同批次的关税豁免和原豁免清单的继续延长。四轮清单加征金额由小及大,加征范围由局部向全方位蔓延。与之相对应,每一轮关税豁免聚焦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商品的豁免范围从一开始聚焦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到二轮关税豁免逐步扩展至塑料橡胶等化学产品,再演化为三、四轮关税豁免范围进一步向纺织原料等日常消费品延伸。
豁免清单上,目前多数商品的豁免有效期已经结束并重返高关税状态,尚在豁免有效期内的商品清单仅余医疗防疫用品和“352豁免清单”。早期美国针对前四轮加征清单的多批豁免已经陆续到期,截至目前,尚处于豁免有效期内的商品清单仅余两大项豁免:一是疫情相关的医疗防疫用品豁免清单,二是今年最新一批“352豁免清单”。但随着美国防疫物品生产能力加强,医疗护理用品豁免清单有所收缩。“352豁免清单”呈两大特征,一是机械器具占据豁免数量的主要位置,二是关税豁免中消费品项目所占比例有所提升。除此以外,大部分加征商品豁免到期后,原加征清单继续执行前期的附加税率,约一半商品重新回到高关税状态。
关税调整方向:下一步,美国对华关税调整的主要方向可能是杂项制品、机械设备、纺织原料和部分与日常出行相关的运输设备等。美国在讨论关税调整时,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1)进口商品的关税调整对通胀的贡献程度。2)进口商品对华的战略重要性或者与“中国制造2025”等工业计划的相关性。3)进口商品由美国或者第三方国家供应的可替代程度。4)进口商品的额外关税对国内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损害。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美国对华关税调整的主要方向可能是杂项制品、机械设备、纺织原料和部分与日常出行相关的运输设备。
关税调整方式与力度:美国或将用更多豁免替代关税取消,预计美国取消和豁免项目约为总体清单的15%,贸易价值约为400-500亿美元。在高通胀和美国国内压力双重夹击下,我们认为美国进行关税调整的方式主要还是豁免,取消关税的商品仅是一小部分。原因有三:一是关税豁免对物价的缓冲作用与取消关税并无明显区别;二是关税取消后重新启动的程序繁琐;三是取消关税面临政治压力更大。若美国此轮关税调整主要使用关税豁免方式,按照历史覆盖比率进行估测,我们预计今年可能会有400-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被豁免或者取消。
风险因素:全球经济形势超预期,中美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
(解运亮系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比尔·盖茨表示,美国的关税政策制造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对各行各业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开展投资活动。
东布罗夫斯基斯重申,欧盟将继续致力于与美国通过谈判找到解决方案,同时推进与各成员国的合作,以便在必要时制定可能的应对措施。
欧委会将在6月底或7月初对答复进行审核,并制定最终的产品清单。
吴清表示,对于确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权质押、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进一步增强监管包容度,帮助纾困解难。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表示,中国采取必要反制措施,既是维护自身权益,也是为捍卫国际规则秩序与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