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资讯视频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屈宏斌:总量货币政策已安排到位 调结构将是下一步重点|首席对策

第一财经 2022-08-14 11:12:05

作者:梁相宜    责编:周玲

如何理解双重功能?下半年孰重孰轻?中国7月核心通胀仅同比增长0.8%,我们应该关注通缩还是通胀?

本周是关键的通胀数据周。美国7月同比增长8.5%的通胀数据,相比6月下降0.6个百分点,市场已经开始预判,控通胀暂时战胜经济衰退,但未来通胀下行的斜率,才是美联储进一步作出货币政策决定的重要因素。

7月国内CPI同比增长2.7%,低于预期,但市场对CPI增速三季度破“3”基本达成共识。值得关注的是,除去猪肉价格、蔬果价格等周期性和季节性上涨因素,核心通胀同比增长0.8%,为一年内新低,需求持续不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

央行提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性的双重功能。如何理解双重功能?下半年孰重孰轻?中国7月核心通胀仅同比增长0.8%,我们应该关注通缩还是通胀?美国“控通胀”已经初见成效?继续加息75个BP的预期开始下降?西方加息不止叠加中国通胀破“3”预期,国内货币政策是否还有空间?下半年,全球滞涨风险来临?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

屈宏斌的主要观点:

货币政策总量已安排到位 基本满足经济增长需求

下一步应更发挥结构性政策调节功能

7月核心通胀一年以来新低 显示需求不足问题严峻

控通胀暂时跑赢衰退 美联储预计继续大胆加息

强烈加息对需求有抑制作用 美经济风险可能进一步上升

国内经济恢复稳定增长才是稳资本关键

就业问题目前是主要矛盾 货币政策应加大支持力度

高通胀挤压消费者真实可支配收入 下半年全球经济将出现明显放缓

中国需抓好时机实施宏观政策

总量已安排到位 基本满足经济增长需求

下一步应更发挥结构性政策调节功能

第一财经: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二季度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性的双重功能。货币政策的总量政策和结构性政策之前大家讨论的很多,这个双重功能的表述,怎么理解?孰轻孰重?

屈宏斌:非常好的问题,那么我的理解是有这么两点:第一,似乎在更多的强调结构性的货币政策的作用,言外之意就是总量我们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事实上我们看一些数据,现在的社融的增速,存量的增速已经是在10%以上,我们的M2的货币供应量增速也都回升到10%以上。10%以上的这种信贷增速,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个正常的6%以上的GDP增速的,所以说央行觉得总量我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下一步更多的就是要发挥结构性的货币政策这种调节的功能。

换句话说,我们过去所讲的定向的精准的调控,也就是说我总量的信贷是有了,总量是够了,但是关键还在钱往哪里流,这方面可能下一步是重点。我们更多的要引导,比如说要引导银行信贷,包括金融市场的这种资金更多的配置到比如说先进制造业,比如说减碳的项目,甚至包括中小微项目,我想这个可能是我们在未来,从现在到年底之前,货币政策的可能的一个重点。也就是言外之意,总量和结构调整来讲,可能更偏向于这种结构调整的重点。

7月核心通胀一年以来新低 显示需求不足问题严峻

第一财经:中国的通胀数据7月份同比增长了2.7%。核心通胀在同比增长0.8%的位置,是一年以来的一个新低,核心通胀这么低,我们到底应该关注的是通胀还是通缩,需求疲软的问题是否越发突出了?

屈宏斌:我觉得你最后一点说得非常对。就是相对于通胀的这种风险来讲,我国可能是一个特例,欧美经济目前的整体CPI都在8%-9%的这种水平,我们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那么通胀即便是破“3”,我觉得也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风险。正如你刚才所提到的,最近几个月通胀的上升,主要还是由食品价格和蔬菜价格,特别是蔬菜价格,包括猪肉价格的这种周期所推动的。

那么核心通胀目前的状况是太低,而不是太高,因为它太低的背后,意味着我们的总体需求不足,所以说现在对中国来讲,对我们的经济来讲,我们现在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需求疲软,仍然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个跟欧美国家完全是相反的。

第一财经:所以我们也不用对通胀太过担忧?

屈宏斌:我觉得对。都是要相比较来看,的确央行也在它的二季度报告里边,它也提到一个全球的趋势来讲,低通胀、低增长、低利率、高债务的这种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恐怕从此以后,低通胀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而去,未来可能就是通胀会维持一个高位。这个的确是这样。

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水平来讲,我们觉得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的问题就是通胀太低而不是太高。尤其是核心通胀,一直都是低于一个合理的水平,所以说即便是在短期内,我们的通胀甚至是核心通胀有所上升,我觉得如果说这个是伴随着最终需求在慢慢的恢复到正常水平,我倒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件好事情,不应片面对通胀太多的担忧。

当然了作为央行来讲,它是币值稳定、物价稳定的一个“守护神”,它时时刻刻都要对通胀的变动有严密的高度关注,所以说可以理解。作为货币政策当局,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在提醒大家,要警惕这种结构性的通胀,我觉得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货币政策,包括央行自己也说了,就是说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可以预期我们的整体通胀仍然在3%左右的合理水平,那么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更重要的预判。

控通胀暂时跑赢衰退 美联储预计继续大胆加息

第一财经:美国的CPI也公布了,7月同比增长8.5%,终于从9.1%降下来了,虽然说它是一个下行的趋势,但是不是还要看一下它下行的斜率?

屈宏斌:当然要关注,那么毕竟还在8%左右,仍然还是在40年来的新高。那么我想这个月度之间稍微有所波动,不能为此过早下结论就是说通胀已经见顶。这就意味着美联储还会继续加息,收紧货币政策。尤其是上周所公布的关于就业的数字,美国的就业非常不错,甚至非农的就业人数还是好于预期的。这就意味着这个美联储可以更大胆的去推行它的通过加息,通过收紧货币政策,然后去抑制通胀的举措。所以说我认为通胀短期的波动,并没有改变通胀风险为主要矛盾。至少在美国来讲,在欧洲也是作为主要矛盾,这种基本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改变。

强烈加息对需求有抑制作用 美经济风险可能进一步上升

第一财经:所以接下来美联储75个BP的加息是会大幅度的降温,还是继续会在这个级别考量?

屈宏斌:我觉得现在市场的一个共识基本上就是在至少是50个BP,那么9月份的这种加息50个BP,放在历史背景下,这仍然是超常规的一个加息幅度。再加上前几个月的这种超常规模的加息速度,我们一定会看到未来几个月产生相应的一些代价或者相应的一些后果。

这么急剧、剧烈的加息,必然会对消费需求,对最终需求有一个抑制作用。所以说我们觉得加息的背后就意味着质的这种风险压力在不断的上升,所以说很快进入明年,甚至是到今年年底之前,可能我们将要讨论美国经济,不再仅仅是通胀讨论一个主要议题了,可能更多的关注是经济衰退,至少是经济大幅放缓的这么一个议题了。

就业问题目前是主要矛盾 货币政策应加大支持力度

第一财经:全球加息步伐不停,国内CPI破“3”是大概率事件,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国内的政策还有空间吗?

屈宏斌:我觉得空间还是有的。我们还是要极力用好这些空间,尽快的促进经济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合理增速。对于我们来讲,实际上失业缺口它是主要的风险主要的矛盾,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基本的判断。尤其是我们刚才讨论的,我们最终的消费需求,消费的能力也好,消费的意愿也好,似乎都比较疲软。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货币政策还应该坚定地去进一步加大,坚定不移去增加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内需的支持。

随着美联储的这种快速的加息,非常规的这种加息,很快我们会看到全球经济、全球需求会收缩,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出口。我觉得应该是更多去强调保就业,也就是说加大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用好我们的货币财政政策空间,加大力度、尽快让经济恢复到正常的、合理的增长区间。那么由此带动、驱动就业能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这样的话才可以实现我们所提出的稳住经济大盘的总体目标。

国内经济恢复稳定增长才是稳资本关键

第一财经:由于西方这些国家大幅度的加息,是否担心国内资本外流趋势更明显?

屈宏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你可能会认为利差会导致资本外流。但是我想强调一点,导致我们国家的资本流入和流出的主要因素历来都不是利差,利差是起作用,但是它不是主要因素。

什么是主要因素?主要还是国内经济的表现,就是相对于一些其他的海外的经济,我们经济表现如何?那么我想这是非常更重要的。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根本的去稳住资本的流进流出,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尽快让我们国内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平。

高通胀挤压消费者真实可支配收入

下半年全球经济将出现明显放缓

中国需抓好时机实施宏观政策

第一次经:您认为下半年全球最大的风险就是滞胀风险,现在整体来看,不论是海外还是国内,您认为这种风险消失了吗?或者是下降了还是上升了?

屈宏斌:我觉得还在进一步的上升。由于这种大幅度的加息、缩表,经济整体的需求会出现明显的放缓,所以是滞的这种风险会显现,胀的风险还没有缓解的这个背景下,滞的风险在逐步的显现。

回到我们国内,为什么一直强调我们要抓住时机,用好用足我们的货币、财政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我一直呼吁,我觉得现在更是时候中央发至少1万亿的特别国债,用来支持地方发放消费券和有效的基建投资。我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很有必要,这样做的话可能才会有利于促使我们经济在全球滞胀风险上升的这种大背景下,实现我们保就业保民生的这么一个总体目标。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