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水滴筹二度回应70%高抽成!灰产泛滥,大病众筹平台如何破局?

第一财经 2022-08-23 18:59:54 听新闻

作者:郭浩仪    责编:林洁琛

仅依靠抽取高额手续费普遍难以存活。

日前,“水滴筹”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主要源于媒体报道的“水滴筹筹款中介抽成最高达70%”一事。

8月22日下午,水滴筹二度发表声明回应称,所谓筹款中介是由部分恶意推广的第三方商业组织运作,为筹款人提供不正当筹款方式的服务。

近年来,关于网络众筹平台的争议不断,诈捐、扫楼、挪用善款等行为广受质疑。此次“中介高额抽成”一事,再次引爆公众对网络众筹平台的信任危机。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何各大互联网众筹平台成为滋生“灰产”的温床?

一位保险业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于网络大病筹款平台背后的公司来说,本质上还是为公司的保险产品或服务输送流量。此模式容易滋生大量的第三方推广中介,甚至已经衍生出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寄生于大病众筹平台上的灰产

曾经作为患者寄予厚望的大病众筹,如今成为灰产圈的一门重要生意。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多个网络平台发现,众筹平台推广的宣传广告依旧存在,一些看似分享经验的帖子,内容其实都是关于大病筹款推广团队的宣传广告。

线下医院也充斥着各种众筹平台的“地推”。有过大病筹款经历的柳先生(化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医院病房门口,经常徘徊着许多自称是某某平台筹款顾问的“好心人”,这些人很擅长诱导患者及家属,向他们推介筹款服务。在柳先生看来,这种方式很容易吸引到患者亲属,“特别是在ICU病房门口,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发着名片,说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联系他们。很多病人和家属急需用钱,很难抵挡。”

不仅如此,有的求助者在发布大病筹款求助后,很多“推手”会根据链接内公开的联系方式打来电话,表示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推广。根据柳先生此前收到的价位表,筹款链接的推广方式主要是转发至QQ群、微博群、朋友圈为主,价格范围为600元/5天至3800元/30天。柳先生还透露,不少职业推广人会为求助者提供从发布到推广的一条龙式服务,只为从最终所得的捐款中抽取高额的佣金。

(水滴筹链接推广价格表。受访者提供)

这一灰色产业链条的背后,多半是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用的求助患者。水滴调查发现,参与选择与恶意推广合作的筹款人,大部分是多次发起过筹款的患者,他们所患疾病多是白血病、慢性癌,治疗花费高且周期长,家庭经济难以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在多次筹款之后,患者通过自己的社交关系网已无法再筹到钱,所以明知恶意推广收取高额佣金,也只能无奈接受。

那么,究竟有多少佣金流入这些“职业推广人”手中?以水滴筹为例,根据水滴筹风控监察负责人郭南洋介绍,恶意推广行为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收费比例非常高,有的是30%、40%,有的甚至高达70%,这显然不是出于善意,而是以谋利为目的;二是冒充筹款人的亲属,通过各种平台频繁发布筹款链接。

郭南洋表示,恶意推广虽然能给患者筹到一部分资金,但代价却是整个行业生态的破坏,导致广大用户对求助案例真实性产生质疑,进而影响对大病筹款行业的信任,让其他筹款人更难获得帮助。

伴随着网络众筹平台的迅速崛起,职业推广人应运而生。易观分析医疗健康行业分析师张竞文向记者指出,从市场需求来看,大病患者不在少数,而即使在水滴筹等筹款平台发布筹款信息,筹款金额也会受到患者及其亲友推广能力的局限,渠道和曝光度有限,最后筹到的金额也较小,对于一些大额疾病治疗费用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同时,水滴筹等筹款平台并不提供推广服务,也使得第三方推广中介有了生存的空间。

新浪财经首席评论员艾堂明告诉记者,大量第三方推广中介的出现,根本原因还是“逐利”,眼下各类打着公益旗号的网络众筹平台早已变味,由于缺乏监管,一旦有利可图必然滋生“灰产”。

对于难以承担高额医疗费用的求助患者,艾堂明建议,用户可以寻找信誉良好的正规平台,或者尽快建立自身的健康保障体系,通过正规投保渠道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比如近年各地兴起的大病保险,由政府主导且性价比较高。

众筹平台的苦恼

根据水滴筹发布的声明,自2016年7月上线以来,在近6年的时间里,水滴公司全额补贴水滴筹平台的运营成本。直到2022年4月,水滴筹试运行收取筹款金额的3%作为服务费(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0.6%的支付通道费用),用于维持平台运营。

3.6%的服务费并不是水滴公司运营水滴筹的目的。记者了解到,水滴公司旗下曾有“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三大业务,目前,水滴互助已停运,公司的收入来源来自水滴保。根据最新财报数据,今年一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6.487亿元,其中保险相关收入为6.282亿元。业内认为,水滴公司以水滴筹业务为流量入口,实际上以经营水滴保业务为主要目标。

当然,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变现是运营网络众筹平台的终极目标。上述保险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对于网络大病筹款平台背后的公司来说,大病救助只是表面,本质上还是流量工具,为公司的保险产品或服务输送流量。从平台发展的角度来看,仅依靠抽取高额手续费普遍难以存活,但此模式却容易滋生大量的第三方推广中介,甚至已经衍生出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今年6月,水滴筹、轻松筹曾发布联合声明称,平台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组织或个人向筹款人提供所谓的推广服务,一旦筹款过程中出现恶意刷单、先捐后返等操作,都将触发平台风控机制,被判定为违规行为,平台将停止筹款服务,把筹款人列入筹款黑名单,已经筹集资金将原路退还捐款用户。

即便如此,包括水滴筹在内,眼下各大互联网众筹平台依然深受灰产的困扰,公众对众筹平台的信任度、参与率也一再下降。

另一方面,目前对于网络众筹平台仍存在监管空白。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新立律师向记者指出,在网络上发布大病筹款属于网络个人求助行为,受到《民法典》《刑法》的约束,但并不受《慈善法》规制;网络公益众筹属于《慈善法》的监管范畴,但仅将以平台为基础的慈善性质的募捐纳入监管范围,也就是说,网络个人求助行为的形式仍存在规制空白。

除了监管空白,灰产泛滥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网络众筹平台“公益引流+商业盈利”的模式尚未成熟。七弦琴(上海)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树然对记者表示,网络慈善众筹平台不是慈善组织,需要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但具有公益性质的平台应该防止过度商业化。从事众筹平台及其投资人,也要具有社会公益责任。

如何平衡商业和公益,是摆在众筹平台面前又一重要课题。张竞文认为,虽然大病众筹平台定位于公益性质,但不是没有成本。从这一角度出发,大病众筹平台是否应该探索相关付费服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这类付费服务肯定要以公益性优先,不能出现暴利、高抽成等情况。

各大众筹平台如何重获信任?周树然提出,网络众筹平台首先要刮骨疗毒、加强自律、重塑形象,进一步完善公益创新事业;其次,可以与政府公检法部门联合,让有犯罪行为或不道德行为的灰产者,真正受到惩罚;同时,平台要完善提升用户诚信与捐赠光荣的激励机制,适度小范围尝试规范中介推广服务,让捐赠资源真正用到急需的病患手中。

张竞文也建议,平台应增强自我规范能力,加强信息审核,畅通举报通道,对用户进行相关科普教育,引导其正确使用平台资源。不过,仅仅依靠平台自律无法杜绝灰色产业链的存在,建议相关部门规范不正当筹款行为,对公益平台的商业化运营形成严密的监管机制。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