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合战苹果微软

一财网 2011-08-16 08:03:00

责编:群硕系统

谷歌在操作系统和地图、应用商店、地图等已经有了雄厚的积累,摩托罗拉的手机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渠道都很强大,整合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生态链。

“我期待着摩托罗拉成为谷歌大家庭的一员。”北京时间昨天深夜,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Larry Page)更新了自己的博客。

当天,全球IT界迎来一条重磅消息:谷歌宣布以每股40美元、总价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该价格比上周五摩托罗拉移动收盘价溢价63%。

曾经的移动通讯领域霸主摩托罗拉和互联网巨头谷歌的合作为外界所看好,谷歌从此将和苹果一样拥有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和硬件、研发等全手机产业链,并不为专利纠纷所困扰。

Garnter统计的2011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份额显示,谷歌开发的Android(安卓)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17.2%猛增到43.4%,排名第二的Symbian(塞班)拥有22.1%的占有率,苹果的iOS凭借18.2%的占有率排名第三。

拉里·佩奇“不畏微软、苹果”

该交易已经获得双方董事会的批准,但仍需得到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监管部门的批准,交易预计于2011年底至2012年初完成。

事实上,早在今年初,摩托罗拉就已拆分为两家公司,分别为摩托罗拉移动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Motorola Solutions),前者提供旨在满足个人消费者在家庭和途中通信需求的个性化服务,主要生产并销售手机和电视机顶盒。

然而,面对拥有全手机产业链苹果的咄咄攻势,摩托罗拉移动似乎并没有太好的应对办法。

摩托罗拉移动第二财季净亏损达到5600万美元。

谷歌方面表示,交易完成后,摩托罗拉移动将作为谷歌的独立业务继续运营,Android仍保持开放。

而其竞争对手iOS则保持着封闭系统的特色。

在手机领域积累尚浅的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除了要考虑对抗苹果的全产业链优势外,最主要是为了避免频繁的专利纠纷。

佩奇在博客中也直陈:“我们收购摩托罗拉将进一步扩大谷歌专利保护的宣传,这将驱使我们更好地保护安卓操作系统,不畏微软、苹果及其他公司的反竞争威胁。”

之前HTC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按照每部手机5美元的价格向微软支付专利费。微软要求三星支付的费用更高,每部达15美元,只是双方尚未达成共识。

值得关注的是,手机领域的知识产权纠纷一直是各巨头发展的制约。

上月中旬的消息显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作出初步裁决:“HTC侵权案成立,侵犯了苹果提出的两项专利技术。”

如此算来,如果此项收购成功,Android操作系统的几大合作厂商中,只有拥有足够悠久手机历史以及专利技术的摩托罗拉能够不为苹果和微软的专利所困。

飞象网总裁项立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谷歌来说,拥有摩托罗拉巨大的专利池,可以帮助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不至于沦为竞争对手赚钱的渠道。”

市场调研机构IDC预测,Android手机2015年出货量将达到4.3亿部。

这意味着,即使按照每部手机需要一共向微软和苹果缴纳10美元专利费计算,预计到2016年~2017年左右,谷歌此次收购将为其节省大量的专利费。

此前谷歌曾经试图9亿美元收购北电网络的专利技术,但因微软等公司作梗而未果。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也认为,谷歌此次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更多是为了专利技术而非软硬件的整合。

全球手机版图影响

诺基亚是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小米科技的创始人雷军在其微博上表示,本次收购是一场产业剧变,充分说明了智能手机的竞争就是“硬件、软件和服务的铁人三项赛”,下一步就是微软收购诺基亚了。

诺基亚确实在挣扎向前。

虽然Symbian二季度的市场占有率依然位列全球第二,但较去年同期的40.9%大跌。

由于苹果的崛起,近年来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两强明显跟不上步伐,因此未来手机市场的格局也许还会有变化。

项立刚也认为,对于如今的诺基亚来说,被微软收购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一来,手机市场将形成拥有完整产业链的苹果、谷歌和微软的三强争霸局面。”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产业动向是,多家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厂商的态度,今后会有一个微妙的变化。

“这次收购对于两家公司的品牌和公司运营的影响并不大,但HTC、三星、华为、中兴怎么办呢?”项立刚说。

在中国大陆市场,中国的华为、中兴两强迅速崛起,主要销售位于中国大陆的联想集团手机业务也有明显好转,甚至包括雷军创办的小米科技也将推出自主研发的“发烧友级别”的小米手机。

“今夜无眠的估计是三星和HTC。”雷军说。

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甚至认为,大家都在学苹果垂直整合,谷歌下一步收购HTC也不是没有可能。

目前尚不清楚摩托罗拉的手机品牌能够保留多久,不过根据过去谷歌收购YouTube的经验,被收购业务将保持独立运作和独立品牌。

此前,在手机领域的收购还鲜有成功案例。

西门子当年手机业务亏损,随后“倒贴”2.5亿欧元,将手机业务交给明基。但随后的发展致使明基巨亏,随后双方分手,西门子手机品牌不知所终。

同样日渐式微的还有曾经的通讯业霸主爱立信以及索尼的合资公司索尼爱立信,双方各自出资50%于2001年成立合资公司,不过时至今日,曾经在2008年攀升至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的索尼爱立信则持续季度亏损,出货量市场份额仅为5%左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张京科)

◎转型后起死回生押注Android

据国外媒体报道,未来谷歌将把摩托罗拉移动作为一项独立的业务运营。双方董事会现已全票通过该交易,预计在2011年底或2012年初完成。

谷歌CEO拉里·佩奇表示,摩托罗拉移动将完全专注于Android系统。分析认为,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有助于谷歌进一步强化Android生态系统,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来源:中新网)

◎谷歌CEO解释收购原因:为进一步强化Android

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表示,Android将继续开放,摩托罗拉移动将作为谷歌的独立业务继续运营。

以下为佩奇声明全文:

自2007年11月推出以来,Android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用户的选择空间,而且还改善了用户的整个移动体验。目前,全球有超过1.5亿部Android设备被激活,每天激活的设备数量高达55万部,这些设备遍及全球123个国家的231家运营商的网络上。将于Android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我们一直在寻求新的方式来进一步强化Android。这就是我今天很高兴地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原因所在。

在通信技术、产品领域和知识产权开发领域,摩托罗拉有着80多年的创新历史,这些创新推动着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移动计算的发展。摩托罗拉的里程碑主要包括:约30年前推出全球首款便携式手机,当时全球最小、最轻的手机StarTAC。2007年,摩托罗拉组建了“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共同推广Android平台。

2008年,摩托罗拉豪赌Android,将Android作为其全部智能手机的唯一操作系统。这是一个 明智的选择,我们为摩托罗拉今天所取得的成功感到兴奋。我们相信摩托罗拉的移动业务将 继续发展,并呈爆炸式增长。

摩托罗拉同时还是家庭设备和视频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头羊,由于整个市场向互联网方向转移 ,我们很愿意与摩托罗拉和整个行业合作来支持我们的伙伴,推动市场创新。

摩托罗拉完全致力于发展Android平台是我们收购摩托罗拉的原因之一,合并后,我们将为用 户提供更出色的用户体验,从而进一步强化整个Android生态系统,这有利于用户、合作伙伴 和开发人员。我十分欢迎摩托罗拉员工成为谷歌大家庭中的一员。

该交易不会改变我们将Android作为开放平台的立场,Android将继续开放,摩托罗拉将继续支持Android。交易完成后,摩托罗拉移动将作为谷歌的独立业务继续运营。许多硬件合作伙伴成就了Android的成功,我们期望与他们继续合作,提供更出色的用户体验。

最近我们解释过,为什么微软和苹果等公司联合对Android发动专利攻击。美国司法部当前正在审查北电专利的拍卖结果。我们收购摩托罗拉就是希望通过强化自身的专利实力来提升市场竞争力,这有利于我们抵御来自微软、苹果和其他公司的反垄断威胁。

谷歌合并摩托罗拉不仅将进一步强化Android,而且还将刺激市场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佳选择,更出众的用户体验。我相信这些伟大的体验将为股东带来巨大价值。 我期待摩托罗拉员工加入谷歌大家庭中。

佩奇 CEO

(来源:新浪网)

◎谷歌以专利狙击苹果

电信分析师项立刚认为,苹果的ios与谷歌的android已经是全世界两个最强大的手机操作系统,苹果凭借封闭的系统,实现了高品质,系统可以对硬件做最好的配合与补充,硬件可以根据系统的发展不断完善。

开放正在成为Android的硬伤。由于开放的Android对其它厂商无法控制,造成了Android手机多版本,支持的厂商良莠不齐。

项立刚认为,谷歌在操作系统和地图、应用商店、地图等已经有了雄厚的积累,摩托罗拉的手机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渠道都很强大,整合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生态链。

谷歌的开放道路已经面临一系列问题。

孙永杰说,全球35家OEM厂商在使用(手机厂商、运营商版本和设备版本等)让Android版本过于繁杂,重要的是这种繁杂,在降低门槛的同时,让市场鱼目混珠,且稀释了以三星、HTC和摩托罗拉组成的Android核心的品牌价值。当更多厂商甚至是所谓的山寨厂商都可以轻松地推出Android手机时,势必会冲击到三星、HTC和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就指出,由于Android应用的开放性,影响了其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的性能,并以此向外界解释其智能手机返修率较高。

不仅苹果在启示谷歌,微软也在启示谷歌。此前,诺基亚宣布与微软合作,推出基于windows phone 7的手机,近日传言微软将收购诺基亚。孙永杰说,谷歌发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做好手机,必须有一个载体,诺基亚是windows phone 7的活动,摩托罗拉就是谷歌的载体。

孙永杰称,如果像苹果一样,建立一个完整的、软硬一体的生态链,谷歌将与Android阵营其他手机厂商为敌,比如三星、HTC、华为、中兴等,他们将选择放弃Android系统,选择其他系统,比如windows。他说,继续使用Android,摩托是亲子,其他伙伴是养子,亲疏有别。

谷歌收购摩托罗托,微软或将收购诺基亚,苹果的“封闭式道路”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共识。孙永杰认为,“Android超越ios,赢在开放,谷歌不该这样做,也不会这样做,谷歌别有用心”。

谷歌维稳

孙永杰指出,谷歌收购摩托,意在摆平来自苹果的专利威胁。

今年7月8日,苹果与HTC的诉讼升级,苹果通过ITC对HTC的专利侵权诉讼,称HTC涉及手机用户的操作界面、底层构架等10项软硬件专利涉及侵权。7月15日,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初步裁决:“HTC侵权案成立”。

ITC的最终判决会在今年12月6日做出,而一旦ITC裁定某项产品侵权,便有权禁止这些产品在美国市场销售。这将不仅危及HTC,如果最终HTC败诉的话,所有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在美国市场可能遭遇禁售,除了苹果在北美最大的竞争对手HTC外,还包括三星、LG、索爱,摩托等。

如果HTC败诉,其将向苹果支付的专利使用费估计在每部Android设备5美元左右。除了向苹果付专利使用费之外,HTC同时还要向微软缴纳专利使用费。年底,微软与HTC达成和解,HTC同意向微软支付专利费。孙永杰表示,每部Android设备约需要支付5美元。

以此计算,Android这一免费手机操作系统并不便宜,HTC的每出售一部智能手机的成本就会比之前额外增加10美元的成本。

邸烁认为,收购摩托罗拉对于安卓系的厂商来说,是一个绝对的利好,因为摩托罗拉在移动终端领域积累了很多专利,谷歌以之形成“专利池”,与苹果、微软对抗,突破谷歌、微软的专利对抗。

Android手机厂商担心,因为专利之战,免费的Android系统可能变成最昂贵的操作系统。收购摩托罗拉,谷歌给这些厂商吃了定心丸。

邸烁认为,这对诺基亚是绝对的利空:诺基亚与微软合作,押注windows phone,因为相信微软会通过专利拖垮谷歌,此希望落空了。

邸烁认为另一受害者是摩托罗拉,其品牌影响力将降低。

谷歌唯一要解决的平衡亲子摩托罗拉与养子,即其他Android系厂商之间的关系。邸烁认为这很好解决,摩托罗拉完全独立,不享受任何特殊政策,亲子与养子同等对待,操作系统坚持开源策略。

(来源:21世纪网-21cbh.com)

◎摩托罗拉移动第二财季净亏损5600万美元

7月29日,摩托罗拉移动公布了截至2011年7月2日第二财季报告。报告称,该季度摩托罗拉实现净营收33亿美元,同比增长28%;净亏损560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19美分,去年同期为净利润8000万美元合每股盈利27美分。

第二季度财务摘要

·净营收为33亿美元,相比2010年第二季度增长28%

·GAAP每股净亏损0.19美元,2010年第二季度为每股净盈利0.27美元

·非GAAP每股盈利0.09美元?,2010年第二季度为每股亏损0.30美元

·移动设备收入24亿美元,相比2010年第二季度增长41%,GAAP运营亏损8500万美元,非GAAP运营亏损3100万美元

·移动设备出货量为1100万,包括440万部智能手机和44万台平板电脑

·家庭部门收入9.07亿美元,相比2010年第二季度增长2%,GAAP运营利润6200万美元,非GAAP运营利润9000万美元

摩托罗拉移动2011年第二季度净营收为33亿美元,同比增长28%;GAAP净亏损为560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0.19美元,2010年第二季度为净利润8000万美元合每股盈利0.27美元。按照非GAAP会计准则计算,2011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为2600万美元合每股盈利0.09美元??,2010年第二季度为净亏损870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0.30美元。

截至季度末,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现金存款在内的现金总额为32亿美元,运营现金流为0。

摩托罗拉移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桑杰·吉哈(Sanjay Jha)表示:“第二季度移动设备部门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市场推出了数款新智能手机。受拉丁美洲和中国销售同比增长1倍多的影响,部门营收增长40%多。家庭部门提交了另一份强劲业绩,我们推出了针对下一代多画面视频解决方案的多项创新产品和服务。我们预计,通过对利润增长和提供差异?化LTE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关注,第四季度和2011全年移动设备部门可实现盈利”。

运营业绩

移动设备部门第二季度的净营收为2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1%。 GAAP运营亏损85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运营利润8700万美元。非GAAP运营亏损31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运营亏损1.09亿美元。公司移动设备总出货量为1100万,包括440万部智能手机和44万台摩托罗拉XOOM平板电脑。2010年第二季度,移动设备出货量为830万,包括270万部智能手机。

家庭部门第二季度净营收为9.0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GAAP运营利润62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900万美元。非GAAP运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5800万美元提供至9000万美元。在关键市场上该公司继续保持领先,其中机顶盒出货量同比增长10%以上。

第三季度和2011全年预期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每股盈利0--0.10美元,2011全年每股盈利0.48至0.60美元。

(来源:网易)

◎诺基亚中国份额大幅下滑 代理商亏损清库

兵败如山倒,可能是处于智能手机时代的诺基亚目前现状的最佳描述。

“往年三四月,像天音控股(000829.SZ)和中邮普泰等国内几家手机大代理商都会与诺基亚签订金额高达几十亿元的采购大单。但大家对诺基亚手机今年销量都不乐观,类似的采购大单不会再出现。”昨日,天音控股一位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由于国内一二级市场快速转向Android智能手机市场,诺基亚塞班系统的智能手机销售受阻,导致代理商目前都在忙于清理诺基亚的库存。

7月14日,天音控股公告称,受调整库存产品结构及国家宏观信贷收紧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亏损5600万元至6000万元。“诺基亚销量占公司手机总销量近50%,销售金额占公司总收入超过三分之一。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清理诺基亚库存。”上述内部人士说。

亏损的代理商

昔日“香馍馍”今成“土疙瘩”,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天音控股2010年财报显示,2010年天音控股收入208.77亿元,同比增长19.84%,实现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9.62%。其中,天音控股控股70%的天音通信2010年共销售3467万部手机,销售收入达230.79亿元。

去年3月底,天音通信与诺基亚签订了10亿美元采购合同,而天音通信2010年实际上完成合同金额的118.18%,达到78亿元,占天音通信手机销售总收入比重达33.79%。

“大代理商买断模式,很容易被诺基亚压货。”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去年天音通信与诺基亚的采购大单,仅仅实现了采购,也就是手机从诺基亚的工厂转到了代理商和分销商的仓库,并没有完全被零售终端销售出去,形成了巨大的库存,“也导致了天音控股2011年的业绩表现迅速由晴转阴。”

今年一季度,天音控股收入45.28亿元,同比减少18.11%,亏损5150万元,而存货金额高达33.72亿元,比2011年底增长了33%。知情人士表示,上述数字的转变,正说明诺基亚中国为了保持业绩,向代理商压货。

但被压货的不仅仅是天音通信,其他几家大代理商的状况与天音通信几乎雷同。华南一家大型手机连锁卖场有关负责人对记者透露,今年上半年诺基亚中国代理商基本都不赚钱,因为市场快速转向智能手机市场,导致大家都在忙着清理诺基亚手机库存。

“代理商与诺基亚关系已经恶化。因为诺基亚一方面向代理商压货,另一方面给代理商的政策支持又非常缺乏,亏钱的自然是代理商。”上述连锁卖场负责人说。

诺基亚手机渠道利益链在中国市场呈倒金字塔形,代理商处在倒金字塔形利益链上部获利最大,越往零售终端,其利益空间越小,一部中低端诺基亚手机在零售终端的毛利空间不到10元左右。前两年就因为诺基亚零售毛利空间太小,部分经销商为获得更大利益,不得不借诺基亚不时出台的促销政策,批量进货、窜货到异地销售,结果导致部分零售终端商拒卖诺基亚手机。

“以前与诺基亚交恶的仅仅是零售终端商,现在则是诺基亚最核心的代理商,说明诺基亚手机在国内的渠道体系已经非常脆弱。”上述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网上翻查中邮普泰最近两年的新闻公告发现,2009年以前中邮普泰每年都会与诺基亚签订十几亿美元的采购大单,但从2010年开始,类似采购大单再也没有出现过。

市场转向

诺基亚手机中国市场窘状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开始全面转向Android智能手机,而诺基亚至今还困惑在选择手机操作系统阶段,两年来没有一款智能手机可以与苹果iPhone、HTC和三星Android手机抗衡,从而逐步丧失高端市场的领先优势。

而诺基亚高端手机市场的优势丧失后,让诺基亚品牌影响力大打折扣,从而影响诺基亚中低端手机产品的销售,自然诺基亚多年塑造的渠道凝聚力也逐步消散。

记者在东莞、江门、湖南衡阳等地方看到,很多诺基亚专卖店已经开始“挂羊头卖狗肉”,销售起其他品牌的手机,而诺基亚手机柜台被摆放在不起眼的角落。甚至有些诺基亚专卖店干脆转投国产手机品牌阵营,挂起了OPPO、步步高的品牌。

Gartner数据显示,诺基亚手机中国市场份额已从两年前的33%下滑至当前的19%。国内几家大型手机连锁卖场有关人士也透露,今年诺基亚手机销量同比下滑近20%。

诺基亚手机中国市场的急速转向,也让诺基亚中国高层变动频繁。5月底,统管大中国区、韩国及日本业务不足半年的梁玉媚正式离任,赵科林回归,重掌中国区手机业务。

艾媒咨询总经理张毅指出,诺基亚中低端手机备受中国厂家挤压,在高端智能手机又打不过苹果和其他新兴Android手机厂家。张毅表示,国际大公司更换某个区域的运营负责人,都是希望新负责人能快速拉动起当地业绩。而在没有出色产品的前提下,纯粹依靠市场手段来拉动业绩,无疑是饮鸩止渴,可能会有短期的业绩增长或维持,但最终会遭遇市场的反噬。

前两年,摩托罗拉在全面转型Android手机过程中,长达一年时间都没有新品推出,摩托罗拉中国区也是通过市场手段来保持手机市场销量,结果伤害绝大部分代理商利益,到其Android手机推出市场后,不得不重建渠道,至今还处于渠道疗伤阶段。

因此,从苹果、HTC和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崛起的案例来看,产品能否取胜仍然是根本,如果诺基亚近期再没有好的手机产品面市,诺基亚的败局将无法挽回。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孙燕飚)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