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餐露宿,青灯黄卷,上海考古工作者通过一系列考古发现,将上海历史推至6000年前。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从事考古工作已经25年了。他与同行们逐步梳理上海因港而兴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开展国际考古合作,串联起上海、长三角乃至更广阔范围的古代文明轨迹,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坚实支撑。
2021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寄语,“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他曾表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在上海这样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做好考古和展示工作,既是追溯和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也是向世界展示“何以中国”的文化风采。
目前,上海纳入法定保护范围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达34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十年来分别增长110%和41%。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58座,比十年前增长39%。
《SIX》在上海美琪大戏院的驻演从5月21日持续至7月13日,为中国唯一一站。
未来如果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进一步清晰,则可能有更多国际资金愿意布局中国市场。
长三角供销合作社战略联盟协同机制持续升级。
张良仁认为,考古发掘出来的东西大部分都跟饮食有关,只是过去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饮食考古打开了考古的另外一面,让考古更加贴近生活。
张良仁教授将考古学与美食探店结合,通过短视频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并以此筹集考古经费重启搁浅的外国考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