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社论:完善分配制度,增进民生福祉

第一财经 2022-10-19 22:10:29 听新闻

作者:一财评论员    责编:姚君青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二十大报告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完成这一使命任务,基于制度经济分析框架,需协同好影响经济社会变迁的三大因素,即人口结构、知识结构及社会激励结构等。二十大报告围绕此,全面系统地描绘了完成使命任务的支持性制度框架。

如计生、教育改革等,旨在完善人口数量和质量结构;科教兴国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意在丰富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获取的空间;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则重心在完善具有社会激励功效的制度框架。

如果说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消费力就是大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原力:一是最终需求是驱动大国经济的根基和航向,是为确立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之战略意义所在;一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力,活力四射的消费市场,是挖掘新消费能力、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方向和孕育企业家精神的土壤。

二十大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出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举措,无疑鞭辟入里。因为,如果将分配和就业看作是激活国内大循环的支持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透明型担保的社会激励结构;那么,社保体系等则可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稳压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防护型保障的社会支持性框架。

作为透明型担保的社会激励机制,收入分配和就业,决定着经济内循环的成败、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质量。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收入分配制度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质。目前劳动力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不高,这导致国内尽管拥有14亿人的大市场,但市场深度不够、结构上相对初级,中国市场尚难迸发出新的消费力。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有助于激活国内市场需求。当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社会激励框架,从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为此,二十大报告给出了具体方向,即坚持促进机会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等。完善初次分配,就是要明确政府的作用是营造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议价能力。毕竟,分配制度是社会激励机制,其旨在激励价值创造和做大蛋糕。

此外,个税客观上具有调节过高收入及缓解贫富差距的再分配作用,但再分配并非杀富济贫,而是旨在营造阶层和谐共处的环境,因此个税税率需遵循拉弗曲线,因为过高边际税率,不仅不会增加政府税收,反而折损人的积极性。至于第三次分配,关键是正视自利交易。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前提就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岗位,让更多劳动者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福祉。

如果收入分配等制度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度,那么作为防护型保障的社会支持性框架,社保等制度则度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座。二十大报告明确表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我们期待未来五年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提高公共财政在民生等社保福利领域的投入,同时推动国有资本对民生投入的支持,提高中国防护型保障的底座和水平,真正发挥其社会支持性框架的作用。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二十大报告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唯有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完善收入分配等制度,才能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