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可持续十问丨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第一财经 2022-11-01 09:29:45

责编:顾晓燕

城市可持续发展

Q1:最近两年你最关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议题是什么?

A1: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一直关注并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培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也大量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节能与生态绿色领域的前沿研究。当然,可持续发展只有生态是不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不仅包括底层的生态绿色,还有底层的安全底线和更高层次的健康、幸福和创新。

2009年,我出版了《超越石油的城市》一书,阐述了当今国际主流规划院校师生对可持续设计,特别是对城市节能设计的探索。本书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署和瑞典皇家工程院、我国住建部的高度认可。

世博会时,我们在场地设计和建筑设计、改造中,引入了非常多当时国际领先的节能减排技术。世博会后,我又发起了大量绿色校园和绿色建筑相关的联盟和活动,推动城市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同济大学,从2013年起,我主持开设的《可持续智能城镇化》本科生通识选修课,连续8年,向学校各个学院的学生们普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课程十分火爆,后来获评国家级“金课”,并被收录到了“学习强国”平台。

近年,我在我的团队中专门成立了碳中和研究小组,建立城市碳中和大数据库,每天跟踪全球所有城市的碳排、碳汇数据,持续评估全球13861座城市(建成区)的碳中和能力,我们也将在年底面向全球发布城市碳中和指数前沿报告(City CQ)。

此外,尤其是最近两年的疫情和愈发严重的全球气候和环境危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过去,我们人类享有的高速增长和美好生活是建立在对地球资源的透支之上的,这便意味着我们忽视了即将面临的巨大风险。城市发展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的“高线”,应当坚实地筑牢城市安全“底线”,增强城市发展的韧性,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目前非常需要关注的内容。

Q2:在您的概念或者想象当中,怎样的城市足以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您能描述一下这个图景么?

A2:2020年,已经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城镇化率按平均每年1%的速度增加。然而,城市中的污染、洪灾非常普遍,城市出现了很多衰败的现象,从2003年的非典到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城市不仅面临自然灾害,还面临着文明的反思和文化的回归。

我提出了“家园”这一规划理念,包含了自然生态、人民需求和智化赋能三个要素。“家园(Jia Yuan)”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一些现代社会缺乏却又至关重要的方面。家园既不是缺乏空间特性的“community”,也不是缺乏“家”的内涵的空间概念“neighborhood ”,而是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家园”除了“community”的内涵外,还有精神功能、组织功能、共同财产功能。

在未来的十几年内,一定要把中国城市和农村的 “community”做好,要把中国变成美丽的家园、幸福的家园。原则上讲,从“private”到“public”之间存在着“collective”这一非常重要的概念。真正要让大家幸福,是在“collective”这个环节。我认为现在的大城市缺少的就是这一中间环节,缺少“家园”这一概念。比如,中国传统祠堂边的家族彼此相互认识、拥有共同财产,这样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时,我们将“家园”的理念进行现实的落地,首先做的就是对自然要素的运用。每一个“家园”,都是借鉴了中国传统的营城智慧,用龟背形式,中间高四边低,那么它的排水正好都自然地流到边上去。我们也充分利用了风的要素,考量了北京夏天的东南风,把这些风的要素全部模拟,再进行空间设计,形成天然的通风廊道,为副中心的城市空间降温、节能,助力碳中和。

利用自然要素打好生态基础后,我们着重关注人民的需求。我们团队一共访问了五百个人,并拍下了视频,问他们希望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渴望未来的生活是什么。这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这五百个人中,有小摊贩、未来的居民和原来的住民。我们整理这些录像以后,梳理出谈话内容中的所有百姓需求,作为我们“家园”的核心需求,包括不同的年龄组、不同功能,比如出行、教育、就业、智能、创新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就特别清楚地把所有人的需求都装在脑子里面,直接用这些需求来做设计。在“家园”里面,我们设计了家庭的礼堂,举办结婚典礼、成人典礼、退休典礼,晚上还可以举办兴趣小组活动,像是插花小组、绘画小组,家务小组等等,加强邻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我相信,当我们都在一起的时候,团结的精神力量凝聚、创造美好明天的双手全都发动,当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一定会成为坚实的护城河,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Q3:在您看来,可持续发展会如何影响到未来城市的发展?包括您熟悉的领域,或者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商业模式?

A3: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集群协作。我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了全球城市的兴衰与发展,此后持续保持着对全球超大、特大城市的追踪,可以这样说,城市的发展到了后面比拼的就是城市之间形成的城市群落的联盟能力。可持续发展不是单个城市的孤军奋战,而是团结周边的城市,大家凝结为一个群落,互相支持,共同向着可持续的目标发力,这样达成整体的城市群落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可持续模式可以说是相比单个城市的可持续,更为优越的。

后来在世博会的时候,我们专门从水、光、热、电,以及材料、能源、机械各个方面将城市未来可持续的技术手段、优秀的创意想法收集起来,这些技术后来有一部分成功应用到了我们许多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实践中,极大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们除了城市群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可持续智能技术的攻关与实践,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探索。正如我一直所强调的,城市是一个复杂生命体,其中含有大量的规律等待我们挖掘、发现。现在我们正值机会最佳的时候,因为拥有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等技术武器。运用这些武器,我们可以很灵活、快捷地发现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的规律,并且从所有城市的历史发展中归纳出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几种模式,即可持续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样的,哪些做法是不利于可持续的,哪些是促进可持续的……从而为城市的战略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Q4:关于可持续发展,您所在领域目前的主流策略或者应对方式是什么?

A4:我们目前一直坚持的理念是“以数明律,以流定形”,即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明确城市发展的规律,通过一系列城市物质流、人流、信息流等的流动,确定城市发展的形态。我和我的团队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收集城市发展的数据,用数据挖掘发现城市发展的一系列规律。我们利用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成功识别出世界上所有的建成区,并完整统计了全世界城市的数量达到13861个。以这13861个城市为底板,我们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数据库,并利用这些数据挖掘城市发展的规律,最近我们团队集体攻关的城市碳排与碳汇的规律。可以说,城镇化和碳排放量息息相关,我们团队将城市碳中和分析的精度实现到每平方米、每一棵树、每一栋房屋,据此计算每个城市的碳排和碳汇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五个突破,第一,分析尺度是从国家到了城市,大部分现在说碳中和的都是说的是国家,我们说的是构成国家的每一个城市。第二,过去世界上都是单个城市进行碳排放测度,准确度只有14%,但是现在我们团队的分析准确度达到了92%。第三,我们对城市每个产业的分类进行了精准的分析,从而可以为每个城市通过不同产业的配置,引导城市实现碳中和。第四,在空间上我们的碳中和诊断精准配置到了每个街坊,进而可以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对城市碳排、碳汇进行精准控制。第五,我们掌握了城市中每一种自然要素如不同水面、地面和建筑等的碳排放、碳汇规律。

Q5:经历了人和自然越来越多的冲突,你认为未来城市发展面临哪些剧变?这是否会推动原有的秩序发生转变?

A5:城市是生命体,城市更新是城市进行新陈代谢发育的必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自身的基因会不断迭代,并接入新的基因。放眼全世界,规律是如此。当我们把目光聚集在国内,可以说,过去中国的城市成长,经历了大规模的新建,现在面临更多的更新,这是一个城市基因的迭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应当更多地与全球文明中的优秀的基因进行更多嫁接,一方面使城市自己本身的优良基因得以延续壮大,又能面向未来发展出新一代的城市基因,进行新的城市文明的塑造。我此前在德国时做了许多城市更新的设计,其中包括了两德统一公园,将先前因两德分裂而废弃的铁轨沿线改造成舒适宜人,供人们平时休闲活动的绿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文化如何冲突,分歧如何尖锐,这其中共同的、不变的诉求,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是蕴含在变化之中不变的秩序。

Q6:据您观察,最近十年哪些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或者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它们在被什么代替?

A6:最近的十年是技术大发展的十年,尤其是最近的五年间,我们看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这些颠覆性的技术崛起,虚拟世界爆炸式扩张,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尤其是疫情,更加促进了虚拟世界的普及。我们团队最近提出了“元城市”的概念,即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创造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实时联动的未来城市新模式。我们今年在福州办了“福元宇宙”RAR灯光秀,取得了3天7亿点击量的轰动效应,大家用手机对着闽江两岸,就可以感知整个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故事、现代风貌,这种新形式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虚拟空间融合现实空间的新体验,让大家知道,原来虚拟空间可以实现这么多过去无法实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模式创新,突破了原有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浪费的技术路线,用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为大家带来更多美好的城市生活场景。

Q7:在当前的喧嚣的可持续发展浪潮中,哪些观点是您比较肯定的,哪些是需要放在长周期里考量的?有没有你早年深信不疑但是后来有所怀疑的观点?有没有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最不负责任的说法或者观点需要指出?

A7:我们会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可持续发展可以放弃经济的效益,或者说,为了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我想说的是,好的发展模式一定是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的良性模式,各方面要素互动过程中不断地互相促进,共同助益新的更好的模式的产生。可持续发展最终的目标是人和自然的良性互动发展,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明天,为了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期待的未来更美好的生活。

Q8:如果需要了解城市的可持续前沿和未来,您最推荐的一本书或者一个人是?

A8:关于这个话题,长期以来,不仅是我自己的团队,我们国内、国际都有非常多的探索,相关的文献和著作浩如烟海,评价起来实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自己在指导学生的时候,经常对他们说,你们将这一话题下面,全球做得最好的学者、著作、文章,自己评价出来10个,说得出哪个好、哪个不好,分别都是为什么,最好的学者们都是谁,都做了什么事情……说得出来才算得上在这个研究领域入了门,所以我更提倡各位读者、观众能够自己尝试一下这个方法,去发现,去感悟,进而启迪、收获,这样未来我们就会看到更多这方面顶级的研究者、践行者。

Q9:如果现在有机会回到2000年,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在那个时间段,有没有值得提前规划的重要内容?

A9:我想如果真的回到那个时候的话,我们目前很多新的技术在那时是不存在的,但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没有变,在当时,我们怀揣着对新世纪来临的期待和不安迎来了2000年,互联网非常热门,很多话题都围绕这个展开。1998年我从德国回国之前,我考察了很多全球各色各样的城市,也对欧洲的城市规划学界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交流,那时我发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德国已经是大众的共识,学界对此已经有很多研究和突破,这些研究应用到现实当中,进行城市规划、空间设计以及产品生产的时候,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视的,考虑也非常全面,可以说我们当时这方面还有所欠缺。

欠缺的关键我认为是人才的短缺。当时我们技术确实是进步了,但是我们这方面的人才储备是非常稀缺的,我自己当时给我的学生的题目全都是与城市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我还组织了我的学生和研究团队翻译联合国人居署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连续进行了很多年。

如果是现在再看当时,我非常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学生,不仅是大学生,更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我们下一代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能力,吸引更多相关的人才加入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当中,这样到了今天,我们现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青年和顶尖的力量支撑起我们整个国内乃至国际的可持续研究和实践,来建设更加美好、智慧的城市。

Q10:可持续发展也在形成一种就业趋势,你会对年轻人提出怎样的建议?

A10:我时常与我的学生们说,作为城市规划师,我们设计的不仅仅是空间,更是为人们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我也时刻叮嘱我的学生,我们过去的城市规划用惯了鸟瞰图,城市发展最根本的是人,应该更多从“人”的视角看问题,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真切地感受人民的需求,为人民做设计。所以我对学生们的研究和实践的要求,必须有第一手的来自人民群众的访谈和调研,才能够真正做出对人民未来生活有益的成果。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学科的共同努力,我招收的学生们来自很多不同的专业,除了城市规划,还有建筑学、风景园林、工业设计、经济管理、新闻传媒等等,他们对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问题都十分关注,按照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我让学生们加入我们各个主题的攻关小组,每周紧锣密鼓推进研究和实践。学生们与我们团队的城市规划师、数据分析师围绕实际的城市实践项目和学术研究课题,一起交流、学习,共同研究攻关,学生们的成长是飞快的,能够做出非常创新的成果,走在世界前列。

所以我对青年人们的建议是,首先,只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要在做中学,紧贴实践。这样才能知道现实当中的需求在哪里,更能够做出对社会有益的成果。其次,要有能够与自己共同成长的朋友圈,这与城市发展需要群落协同是一个道理,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当你有一群好朋友在你身边帮你,大家一起合作、进步的时候,才是更好的状态。最后,要敢于梦想,敢于让梦想本身更加美好。过去我们说,梦想让生活更美好,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让梦想本身向前迈进,用更加美好的梦想,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