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坚定看好出口韧性

2022-11-09 15:42:31

作者:李超    责编:蔡嘉诚

10月进出口走势符合预期,海外衰退预期逐步演绎,我国供给优势奠定了出口韧性来源;地产和内疫仍是决定内需的关键,经济弱修复决定了进口缓慢回升走势。

李超 / 张浩

内容摘要

>>核心观点

10月进出口走势符合预期,海外衰退预期逐步演绎,我国供给优势奠定了出口韧性来源;地产和内疫仍是决定内需的关键,经济弱修复决定了进口缓慢回升走势。

>> 内疫外需扰动出口,供给优势无惧未来

中国10月出口(以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7%,前值10.7%。我国对主要贸易对象出口保持积极增长,1至10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2.7%、15.9%、8.4%和16.3%,前值22%、18.2%、10.1%和16.5%。另外,1至10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6.38万亿元,同比增长21.4%。

衰退逻辑逐步演绎,提升供给端关注。百年未有之变局背景下,以美欧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进入连续大幅加息阶段,经济走向滞胀预期,大宗商品资产价格对全球总需求回落较为敏感、已经显著回落,10月11日IMF最新全球经济预测再次调低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至2.7%(7月预测为2.9%);另外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国的PMI数据也出现显著回落,全球及欧元区制造业PMI已进入收缩区间,美国制造业PMI 也逼近荣枯线(截至10月为50.2%)。

后疫情时代,供给逻辑是关键。2020年Q2起,我们持续提示“关注中国供给优势带动出口超预期”,这是过去两年出口强势的核心释因;今年以来,在海外一系列风险事件和滞胀预期影响下,我国供给优势依旧突出,但内疫边际加剧对国内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产生影响,阶段性冲击供给进而拖累出口,4月和8月均有表现,9月国内疫情扰动下降叠加常态化检测等防疫政策的有效保障,出口较4月修复较快,内外贸剪刀差修复较快,两轮内疫的“压力测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供给端应对冲击的能力,我们认为,“中国供给优势带动出口超预期”的逻辑仍将是未来出口韧性的关键支撑。

展望后续,我们认为海外供给多重挑战和压力背景下,其低迷表现可能成为我国相对供给优势的重要来源,一系列地缘政治冲突、工人罢工、供应链中断、资产负债表恶化等冲击扰动海外供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资产负债表受挫扰动扩产意愿。由于持续的疫情和成本通胀冲击,企业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在2020年后显著恶化仍未痊愈,破产、倒闭企业不甚枚举,资产负债表衰退预期扰动企业扩产意愿。

2、疫情、高通胀等因素加剧贫富差距,体现为社会撕裂和民粹主义抬头,工人提高工资诉求提升,工会对抗力量增强,在挪威、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地接连出现大规模工人罢工,物价-工资螺旋式上升与罢工冲击供应链稳定性施压海外供给。根据我们梳理,年内海外已发生超过20起大范围工人罢工事件(图4)

3、滞胀预期加剧,企业扩产意愿受限。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不断加剧,叠加成本推动型通胀,企业扩大新增产能意愿有限,特别即将入冬的欧洲经济体,能源危机之下常规生产制造已经难以保障,更不必说进一步扩产,德国出现1991年首次贸易逆差、欧洲OFDI提速等均是侧面例证。

4、全球供应链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冲击。受疫情、地缘政治因素、成本冲击等因素影响,根据我们梳理,全球供应链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冲击,采购、生产、物流、仓储、分销等领域均有表现。

出口结构呈现亮点,印证我国供给优势。我国两大品类出口继续表现出亮眼表现,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均保持积极增长,1-10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1.25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57.1%。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32万亿元,增长0.5%;手机7790.4亿元,增长8.7%;汽车3091.7亿元,增长72%。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3.54万亿元,增长11.2%,占18%。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9747.5亿元,增长8.6%;纺织品8259.5亿元,增长8.5%;塑料制品5867.8亿元,增长14.2%。

我们提示关注出口结构背后的产业逻辑,一方面海外经济通胀预期抬升提高了涨价容忍度,我国供给优势体现为输入价格(进口价格)向输出(出口价格)的转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景气及出口价格指数的高增可以印证;另一方面,海外供给面临一系列冲击背景下,我国高端制造业竞争优势提升,有助于提升全球市场份额,这与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密切相关,特别是自主可控强链补链与基础工业再造(产业新能源化、产业智能化)这两个方向。

>> 内疫地产是关键,内需缓升拉进口

10月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6.8%,前值5.2%。1至10月我国自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进口增速分别为7.5%、-4.7%、1.7%和-0.3%,前值6.9%、-5.4%、1.3%和0.6%,同期我国自“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口4.85万亿元,同比增长20.3%。我们认为,内疫与地产仍是内需的核心变量,经济弱修复状态决定了进口大概率渐进修复。

内疫与地产仍是影响进口的关键变量。内需是决定进口变化的释因,我们在此前多篇报告中提示内需变化是今年进口变化的释因,3-4月受疫情扰动,7月常态化检测应对疫情背景下地产风波又冲击内需,8月全国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态势,内需修复“一波三折”决定了进口呈现为低位震荡特征。10月起国内疫情有所反复,新增确诊人数有所抬头,疫情扰动之下,工业运行及服务业景气受到一定影响,物流和人员流动强度下降,线下消费修复受阻,地产表现较弱也有拖累,地产和内疫的影响导致Q4经济大概率维持弱修复态势,考虑低基数因素,预计大概率向潜在增速附近逼近;克强指数也是反映内需一个较好的指标,目前来看也维持低位增长。内需的弱修复决定了进口大概率维持低位、缓慢回升。

展望后续,我们认为,经济弱复苏背景下进口大概率渐进回升。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修复仍面临一系列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特别是考虑地产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大(产业链长,对前周期的周期板块及后周期的消费影响较大),地产行业的渐进修复决定了Q4经济弱复苏概率较高,我们预计后续弱复苏的经济趋势决定了进口大概率渐进回升。

>> 10月贸易顺差维持高位

10月贸易顺差维持高位。10月贸易顺差851.5亿美元,前值847.4亿美元,基本持平。具体来看,我国对美国、欧盟、东盟、日韩贸易顺差分别为341.9、226.8、155.3、-12.37亿美元,前值360.7、231.7、142.9和-57.5亿美元。今年以来外贸部门持续维持着较高顺差表现,预计Q4仍将延续,将对名义GDP形成积极支撑。此外,近期我国汇率及国际收支领域面临一定压力,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阶段性突破7.2,9月外汇储备3.029万亿也触及历史经验底线,我们认为,我国供给的相对优势通过稳定出口保持较高的贸易顺差,一方面有助于对冲资本流出、汇率贬值压力,稳定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稳定预期。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疫情变异冲击全球,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

(李超为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远水难解近渴

本周债市继续走强,长债利率下行。▍信用方面,收益率大幅下行,信用利差压缩,曲线形态仍偏平坦。▍央行持续表达对利率水平的关注,但在票息、杠杆策略均匮乏的环境下,长债定价仍由边际资金投票决定。

04-22 02:47

经济,从幼儿园说起

各界有所共识的,似是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趋势,及其引致的潜在增速向下的“重力”。但我们未必知晓的是,这是否必然意味着价格和预期的持续下行?逆周期政策是否应该,或者如何抵抗如此“重力”?

04-18 17:11

美国将六家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商务部回应

新闻发言人回应,美方应当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

04-11 16:49

活跃资金转向周期股 泛科技方向还要跌多久?|晨会博弈

中信证券:科技赛道必然分化,供需和成长空间引发资金关注度差异。中金公司:A股指数反弹斜率虽较前期可能有所放缓,但修复行情仍有望继续延续,当前位置下行风险十分有限。历史经验显示4月往往是全年中业绩对股价表现解释力较强的月份,在此背景下A股或更加关注业绩驱动、追求景气板块。

04-11 10:09

3月份物流需求恢复加快 景气指数回升明显

3月份物流需求和供给双向同步增长,各类型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稳步提升,一季度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开局。

04-02 09:0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