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从中长期的角度出发,您的企业制定了怎样的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答: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赵昕
目前,乳业整体尚处于低碳转型的摸索阶段,且由于乳业涵盖第一、二、三产业,整体产业链条较长、有多个行业共同参与,因此,在“双碳”背景下,乳业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带动全产业链的升级,同时更要具备打持久战、攻坚战的决心和底气。
2007年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提出“绿色领导力”,2009年升级为“绿色产业链”,2021年潘刚正式发布了“全面价值领先”目标,全力打造社会型企业。今年4月,伊利正式发布了“零碳未来计划”和“路线图”,并制定了2030年、2040年、2050年3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承诺将在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
伊利的可持续发展布局可谓贯穿全产业链。在牧场,伊利积极打造集约型牧场,推行“种养一体化”的生态养殖模式。在产品方面,伊利从包装材料等方面入手,践行绿色理念。伊利金典曾推出植物基梦幻盖,部分原料来自于可回收、可再生资源——甘蔗,助力减少碳足迹;还推出了“无印刷、无油墨”环保系列产品,瓶身去除油墨印刷,直接减少材料和能源的使用。
未来,伊利将砥砺前行,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奔赴“青山常在、产业常兴、金山常留”的美好未来。
不同国家、地区在推进速度、政策力度和企业响应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报告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梳理了我国能源金融市场的整体图景及其规模格局与结构特征,深入剖析了产融结合的运行机制,揭示了“产融协同、双向赋能”的新型发展格局,并总结出产融结合背景下的能源金融发展十大研判。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理署长徐浩良表示:“展望前路,发展的新篇章须由大家共同谱写。各国政府、企业界与社会各界必须戮力同心,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大胆求变的新型协作网络。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将共同打造一个更高效、更富成效、并具备充足资金支持的多边主义体。”
上海涉外企业ESG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是全国涉外领域首个ESG促进政策,沪港两地以“标准衔接国际化、实践赋能生态化”双高度深化合作的生动实践,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国家“双碳”战略落地。
储能、虚拟电厂等将助力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