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从中长期的角度出发,您的企业制定了怎样的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答: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赵昕
目前,乳业整体尚处于低碳转型的摸索阶段,且由于乳业涵盖第一、二、三产业,整体产业链条较长、有多个行业共同参与,因此,在“双碳”背景下,乳业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带动全产业链的升级,同时更要具备打持久战、攻坚战的决心和底气。
2007年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提出“绿色领导力”,2009年升级为“绿色产业链”,2021年潘刚正式发布了“全面价值领先”目标,全力打造社会型企业。今年4月,伊利正式发布了“零碳未来计划”和“路线图”,并制定了2030年、2040年、2050年3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承诺将在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
伊利的可持续发展布局可谓贯穿全产业链。在牧场,伊利积极打造集约型牧场,推行“种养一体化”的生态养殖模式。在产品方面,伊利从包装材料等方面入手,践行绿色理念。伊利金典曾推出植物基梦幻盖,部分原料来自于可回收、可再生资源——甘蔗,助力减少碳足迹;还推出了“无印刷、无油墨”环保系列产品,瓶身去除油墨印刷,直接减少材料和能源的使用。
未来,伊利将砥砺前行,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奔赴“青山常在、产业常兴、金山常留”的美好未来。
【编者按】随着ESG多项国际准则生效实施,ESG的发展进入新纪元。2024年,ESG理念迎来2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与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第一财经联合推出“ESG+20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系列访谈”节目,通过对话20位中国企业家的形式,结合实地走访受访企业的实践成果,探讨中国企业领导者在可持续发展、ESG及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洞见、成果和领导力。
如今,人们已经广泛认同性别平等对稳健包容的经济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接下来所需的是长达十年进行持续且有针对性的投资,从而缩小性别差距、释放机会,确保没有人掉队。
可持续发展对商业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它催生了新型经济范式和新型商业模式,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战略、经营和管理,并衍生出新一轮竞争力的优胜劣汰。企业若要保持市场竞争力,必须从以股东利益、利润核心、财务绩效为导向,这种依赖产品价格、功能、市场份额等手段的传统企业边界思维与线性经营模式,转向整合经济、社会与环境复合价值创造的生态系统思维与循环经济模式,完成转型升级。
第一财经携手碳衡科技共同举办了一场聚焦“绿色消费与循环实践”的圆桌论坛。来自索尼、得力、华熙生物、OATLY的行业代表,围绕“品牌如何构建可持续价值新闭环”展开探讨。
武汉正科学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构建以碳金融为核心的气候投融资体系